本篇文章2817字,读完约7分钟

在“产品折扣”的背后,反映出林肯在产品实力和品牌实力建设方面还没有达到消费者普遍认可的高度;“服务折扣”揭示了林肯所宣传的“差异化服务”没能及时跟上销售的增长速度。

长安汽车作为林肯品牌的合作伙伴,有着生产沃尔沃和ds的经验,但不成功的结果使林肯的本土化前景充满悬念。

"美国总统肯尼迪死在我们的林肯车里."《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在访问北京、上海和成都的林肯4s店时注意到,林肯4s店的前台导购员在站在“品牌历史墙”前必须这样说。

林肯4s店“品牌历史墙”王月月照片

自2014年10月回归中国以来,一直自称为“总统车”的林肯品牌销量飙升。不久前,林肯品牌决定正式开始本土化。

2017年12月7日,福特汽车公司与中国南方工业集团公司签署了深化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协议,明确提出开始林肯品牌汽车产品的本地化。早在2017年初,林肯中国总裁梅艾明就曾透露:“林肯在中国的销量稳步增长,成为中国豪华车市场不可忽视的一员。”在这种情况下,本地化生产是一个合理的举措。”。

林肯现象初探:服务打折,合作伙伴能力亦堪忧

在业内人士看来,“林肯希望通过本地化实现成本降低,从而实现从‘三线’到‘二线’以及从‘少数’到‘大众’的飞跃。”在林肯复兴之初,福特集团设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全球30万辆汽车,其中三分之一(10万辆)由中国市场承担。然而,随着销量的快速增长,林肯自身的问题也开始逐渐显现,这使得其在本土化过程中很难“轻装上阵”。此外,长安汽车作为林肯品牌的合作伙伴,有着生产沃尔沃和ds的经验,但不成功的结果使林肯的本土化前景充满悬念。

林肯现象初探:服务打折,合作伙伴能力亦堪忧

王月月摄,成都一家林肯4s店

产品打折了,服务也打折了,国内的道路上仍然有“烦恼”

林肯车中国销售服务部副总经理范多次公开表示:“林肯车带来的全面产品布局、快速扩张的经销商网络和个性化服务是关键因素。”事实上,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四年的林肯,通过推出三辆越野车和两辆轿车,已经完成了主流汽车市场的产品布局。与此同时,其经销商网络的分布也在加速。2017年12月29日,林肯汽车宣布在中国的第100家林肯中心正式开业,林肯在中国的经销商网络扩张计划于2017年顺利完成。

林肯现象初探:服务打折,合作伙伴能力亦堪忧

范认为,丰富的产品序列和经销商布局是快速发展的基础,“林肯之路”的个性化服务是其最大的竞争手段。“林肯之路”宣称: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购车体验,从选车、购车到售后服务的全过程将为客户提供“美国式的豪华尊贵服务体验”。

林肯现象初探:服务打折,合作伙伴能力亦堪忧

现实是以“林肯之路”为名的个性化服务跟不上销量的增长。一位在成都的林肯mkc车主告诉记者:“我交了押金后,Lincoln 4s店答应一个月后来取车,但等了两个多月,我还是没有我想要的棕色车,最后只能去取一辆其他颜色的车。”

林肯现象初探:服务打折,合作伙伴能力亦堪忧

此外,林肯汽车公司正式宣称为客户提供“踏板车服务”,这一说法经常遭到拒绝。对此,林肯的解释是:“滑板车只能因车辆质量问题而提供”。然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上海林肯4s店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实际情况是,“一家4s店只有2-3辆滑板车,而且都是店里的试驾车,所以必须优先让潜在顾客体验。”

林肯现象初探:服务打折,合作伙伴能力亦堪忧

用户截图

这不是一个案例。有网友吐槽道:“因为不是质量问题,(林肯)不能提供踏板车,给出行带来麻烦。”。林肯上海4s店的一位营销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整车厂对我们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销售目标是首要任务,踏板车服务肯定会让位于试驾。”为此,《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致电林肯中国公共关系部相关负责人,但未能接通;通过短信发送相关的面试问题,对方回复:“问题已经收到,跟进了解情况。”

林肯现象初探:服务打折,合作伙伴能力亦堪忧

当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和成都的林肯4s店时,他们发现为了实现销量,他们在终端价格上也有很大的折扣。以比较受欢迎的mkc为例,它在北京4s店的折扣将近10点,降价28000元左右;在上海4s店打10分,降价3万元左右;成都4s店的折扣幅度达到12点,降价约3.5万元。因此,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林肯采取了“量价比”的竞争战略。

林肯现象初探:服务打折,合作伙伴能力亦堪忧

在“产品折扣”的背后,反映出林肯在产品实力和品牌实力建设方面还没有达到消费者普遍认可的高度;“服务折扣”揭示了林肯所宣传的“差异化服务”没能及时跟上销售的增长速度。在这种情况下,“本地化将刺激林肯的销售增长,但它也将突出其产品和服务的缺点”,这是业界老手的评论。

林肯现象初探:服务打折,合作伙伴能力亦堪忧

上海林肯4s店王月月摄

长安OEM沃尔沃在与ds合资时遇到了困难,本地化的前景充满悬念

尽管在产品和服务上进退两难,面对日益高端的汽车市场,林肯毅然决定启动本地化进程。一些机构预测,到2020年,中国高端汽车市场将超过300万辆。此外,中国消费者购买力的提高和汽车消费的升级也对高端汽车提出了更加多样化的需求。所有这些都让林肯对其本土化前景持乐观态度。

林肯现象初探:服务打折,合作伙伴能力亦堪忧

王月月在林肯一家4s店的照片

作为林肯汽车未来的合作对象,长安汽车曾经为沃尔沃汽车工作过;目前,它还与标致雪铁龙集团合资经营其高端品牌――ds。

然而,现实让人们怀疑长安能否在未来成功运营林肯品牌。据了解,长安、福特和沃尔沃已经达成协议,沃尔沃s40和s80将由长安汽车以“技术转让”的形式生产,这两款车的生产周期为10年。也就是说,s40将在2015年之前由长安制造,s80l将在2018年制造。

林肯现象初探:服务打折,合作伙伴能力亦堪忧

然而,这种合作的效果并不理想。其中,s40销量持平,不得不退出市场;s80产品的质量和销量也受到了批评。2010年,沃尔沃被吉利汽车收购后,长安与沃尔沃的合作变得截然不同。S40的原始设备制造商协议已经到期,而s80仍在协议期内,很少被提及。

林肯现象初探:服务打折,合作伙伴能力亦堪忧

2011年,长安与标致雪铁龙建立了合资企业,并推出了已退出历史舞台数年的ds品牌。对于此次合作,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在2017年初撰写了《品牌告别或将告别中国市场:ds》一文,并提到:“六年前,长安标致雪铁龙合资公司成立时,广东省和深圳市政府的领导与时任长安集团董事长的徐留平会面,并表示,‘这是法国人第二次来广东,我衷心希望这次能够成功’。”

林肯现象初探:服务打折,合作伙伴能力亦堪忧

然而,惨淡的销量再次质疑长安汽车经营高端品牌的能力。根据公开数据,2017年前11个月,ds的累计销量只有5541辆。然而,在2017年初,ds设定的年度销售目标是20,000辆。目前,恐怕年完成率只有30%左右。

王月月在北京一家林肯4s店拍摄的照片

回顾ds品牌在中国的成长历程,销量一直是其“硬伤”。根据长安汽车发布的年度生产和销售数据,由于国内车型刚刚推出,ds在2016年售出16,123辆,2015年售出24,451辆,2014年售出23,008辆,2013年售出2552辆。

现在,备受瞩目的林肯选择与长安合作,开始其本土化工作。对此,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协会秘书长崔东树直言不讳地表示:“我们应该吸取以往的教训,不要习以为常。”(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王月月)

相关阅读:

林肯现象初探:销售的高速增长

林肯现象的初步研究:感觉和利基是林肯汽车的日常生活?

林肯现象的初步研究:质量差的前景令人担忧

标题:林肯现象初探:服务打折,合作伙伴能力亦堪忧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4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