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34字,读完约4分钟
2018年初,中澳自贸区迎来第四轮减税。从1月1日起,出口到中国的澳大利亚鲍鱼、橙子、瓶装葡萄酒和护肤品的关税将会降低。
数据显示,已正式实施两年的中澳自贸区为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1-9月,中澳双边贸易额为920.7亿美元,增长25.4%。中国仍然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和最大的进口来源,而澳大利亚是中国海外投资的第二大目的地。
专家表示,此次减税将为中澳双方带来更大利益。一方面,它将扩大中国从澳大利亚的进口,丰富国内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将扩大中国对澳大利亚的出口市场,推动中澳自贸区在服务和投资领域取得新进展。
中澳经贸受益匪浅
2015年12月20日,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生效,首次实施减税。此次自贸区谈判持续了近10年,这是中国首次与经济总量较大的主要发达经济体谈判自贸区,也是迄今为止中国与其他国家签署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总体水平最高的自贸区之一。
根据中澳自贸协定,中国货物贸易领域96.8%的税目将实现自由化,线性减税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减税方式,其中95%的税目在5年内实现了减税,剩余产品的减税过渡期不超过15年。澳大利亚所有产品对中国完全减税,自由化水平达到100%,其中91.6%的关税项目在协议生效时减为零,6.9%的关税项目在协议生效后第三年减为零,最后1.5%的关税项目在协议生效后第五年减为零。
最近,澳大利亚贸易、旅游和投资部长斯蒂芬·西奥博发表声明说,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两年来给澳大利亚带来了好处。从2016年到2017年,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了25%,达到创纪录的1100亿澳元。2017年1-9月,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573.6亿美元,增长38.2%,占澳大利亚出口总额的33.3%。
西奥博表示,2017年前9个月,澳大利亚出口到中国的瓶装葡萄酒增加了61%,达到4.98亿澳元;护肤产品增加了48%,达到3070万澳元;未经锻造的精炼铅增加了15倍,达到4.34亿澳元。在服务出口方面,2016年至2017年,澳大利亚对中国的服务出口达到创纪录的147亿澳元,主要集中在卫生、养老、建筑、建筑和教育领域。
乔博认为,中澳第四轮关税削减将于2018年1月1日生效,这将进一步增强中澳自贸区为澳大利亚提供的竞争优势。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国际商报》采访时指出,此次减税不仅能让中国消费者享受到更多高质量、高价格的澳大利亚进口产品,还能刺激进口产品市场的差异化竞争,促进智利、秘鲁、新西兰等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在产品定价上变得更加合理。
服务贸易和投资寻求升级
白明还指出,除一般贸易外,未来中澳两国应重点推进自贸区框架下的服务贸易和投资合作。
2017年10月,中国商务部世界贸易司相关负责人率领代表团在堪培拉与澳大利亚就《中澳自由贸易协定》服务贸易章节和投资章节以及《投资便利化安排谅解备忘录》进行了首次审议。
乔博此前表示,在对中澳自贸区服务和投资章节进行双边审查后,澳大利亚政府将寻求更多磋商,以加强中澳自贸区在这些领域的实施。
目前,在服务贸易领域,中澳自贸区是第一个贸易伙伴以“负面清单”形式对中国做出公开承诺的协议。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中国承诺以肯定列表的形式向澳大利亚开放一些服务行业。“目前,中国在向澳大利亚开放服务贸易方面仍侧重于肯定列表。今后,随着全国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实施,中澳服务贸易升级谈判将更加便捷。”白明说。
标题:中澳经贸合作蓄力谋求新进展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4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