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79字,读完约3分钟
采取更多措施,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中国的商业环境继续得到优化
5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和商业环境新进展报告(2018)》。“2018年,按照机构改革要求,优化整合知识产权管理职责,新设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重组国家知识产权局,统一商标和专利的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甘霖说。
近年来,中国的商业环境不断优化,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年商业环境报告》,2018年中国商业环境改善率居世界第三,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第一。
商业环境的改善离不开知识产权的有力保护。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甘少宁表示,国家知识产权局通过推进法律法规建设、加强源头保护、加大执法力度、完善社会共治、完善联动机制等措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商业环境建设。
据悉,2018年,全国共受理专利行政执法案件7.7万件,同比增长15.9%;查处商标侵权案件3.1万件,涉案金额5.5亿元。人民法院新受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一审案件4319件,同比增长19.28%;结案4064起,同比增长11.59%。全国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为76.88分,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持续提高。
“去年商标复审周期缩短到不到六个月,今年将进一步缩短到不到五个月。同时,高价值专利审查周期将大大缩短,以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甘少宁告诉记者,中国将开始制定面向2035年的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纲要,以进一步创造更好的商业环境,更好地满足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在不断深化改革方面,中国注重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制度创新。围绕解决企业投资、生产、经营中的“瓶颈”和“痛点”,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进证照分离改革,优化港口经营环境,缩短企业启动时间,鼓励外商投资,增强企业发展竞争力。
企业启动时间缩短至8.5个工作日以内,证照分离改革有序推进,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实现了企业备案登记“一次办理”;深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改革,将产品类别从38类减少到24类,取证时间从法定的60天大幅缩短到平均9天;加快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改革,简化境外上市新药审批程序;知识产权审查周期大大缩短,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力度加大,专利代理行业准入放宽。
在依法审理商标和反不正当竞争案件中,人民法院加强对国内外驰名商标的保护,规范老字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用和保护,制裁假冒商标、恶意抢注、搭便车假冒等商标侵权行为;人民法院依法审理著作权案件,加强著作权保护,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在文化创新中的引导和保障作用。
海关是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中国采取了许多措施优化商业环境,大力提升商业环境的法制化、国际化和便捷化水平。“我们充分发挥海关执法优势,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全链综合管理。一方面,积极倡导各国海关深化执法合作,完善打击跨境侵权和非法活动的国际网络;另一方面,加强与国内其他部门的执法联系,与公安部门建立案件信息的早期通报制度。”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司长金海说。
金海表示,下一步,海关总署将继续在相关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支持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开展创新,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通过完善互联网领域反侵权打假执法联动机制,我们将继续拓展国际海关执法合作,努力营造世界一流的商业环境。(记者韩)
[我想纠正错误]主编:范玉萌
标题:我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3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