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87字,读完约7分钟
我们的记者赵萌
"承诺保护委托人和留住客户是不容易的."近日,一位来自农村商业银行的人士向英国《金融时报》记者承认,自新资产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小银行面临着相当大的净资产转换压力。
2018年,新的资产管理条例的出台可谓是银行业的“重中之重”,如何转变银行融资方式成为了业界的热门话题。虽然资产管理业务转型是整个银行业的共同问题,但英国《金融时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与拥有人才、资本和渠道优势的大型银行不同,中小银行的转型面临更多挑战。
“对于中小银行来说,消化股票业务是关键。首先,我们必须确保股票业务没有问题,并顺利着陆。”华创证券资产管理总部总经理曲青表示。大多数受访专家认为,中小银行的资产管理转型最终是两个问题——如何化解现有业务和如何发展增量业务。
积极稳妥地解决股票
“我认为中小银行解决股票业务更为重要。”瞿青认为,“近几年来,中小银行理财业务的扩张速度明显快于大银行,这使得2016年低利率环境下的期限错配和高杠杆率问题更加严重,因此去杠杆化时压力更大。”
从2015年到2016年,许多中小银行在金融市场业务中采取了“高抓高打”的模式:一方面,在债务方面,关注同业负债,增加同业拆借或回购,发行同业存单。在避免存款融资地域限制的同时,享受宽松货币带来的低成本银行间资金;另一方面,在资产方面,高收益资产被配置来尽可能扩大与负债成本的差距,并赚取差价。
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麒麟表示,在新的资产管理法规要求财富管理产品转化为净值的情况下,“高抓高打”的盈利模式已经变得不可持续。“过去,客户购买理财产品时,都是看报价,产品的净值不存在稳定性问题。一旦产品变成净值,客户是否会继续购买这些产品,完全取决于这些中小型银行是否拥有比同行更强的主动管理能力。”李麒麟说。
然而,投资和研究能力差是中小银行普遍存在的问题。业内人士认为,那些之前没有接触过理财产品净值的中小银行,无疑需要做很多功课。“在新的《资产管理条例》及其配套规定中,对银行财务管理部门而言,设定无认购门槛、放宽投资非标准额度限制、投资资本市场是个好消息,但相对而言,中小银行与大银行相比还是有差距的。它完全处于劣势。”武汉科技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说。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新的资产管理规定给出了一个较长的过渡期,但许多中小银行通过金融管理或外包账户持有的债券可能在2020年底以后到期,其信用资格较低。如何减少这些债券的头寸是一个大问题。
“在转型时期,即财富管理产品的净值尚未完全实现之前,中小农村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尽快建立债券交易和投资的盈亏平衡机制。”华创资产管理债券投资总监王永剑认为,在新的资产管理法规背景下,建立获利回吐机制是防范产品流动性危机或赎回危机的一个重要方面。
寄售或投资值得探索
“从中期来看,随着净资产产品逐渐被普通人认可,中小银行理财业务仍将发展,委托理财或投资理财可能是未来中小银行理财的主要方向。”曲晴认为。
据曲青分析,新的资产管理法规对理财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客观地说,投资和研究团队、it系统乃至合格投资者的缺乏是中小银行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决定了许多中小银行不具备开展理财业务的能力。然而,经过短期的投资者教育,居民和企业将逐渐接受新的金融产品。因此,代销已经成为中小银行向客户提供金融产品的一种可行模式。
不过,曲青强调,虽然是寄售业务,但银行不仅要“代销”,还要全程参与产品运营。这就要求银行了解市场方向,了解客户需求,了解产品特征,熟悉机构投资和研究能力,监控机构投资行为,合理评估产品绩效,并做出适应性调整。
“如果银行不愿意出售其他机构的产品,而是希望自己的团队生产产品,那么投资可能是另一种选择。”瞿青认为,投资的优势在于资金被监控在银行账户中,避免了外包模式下其他机构运作中的道德风险。更重要的是,聘用投资经理可以帮助银行自身团队更快成长,这也是许多中小银行聘用投资经理的重要初衷。
国海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金毅认为,部分中小银行退出理财产品分销市场是大势所趋,未来银行间理财产品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如果你有能力建立一个管理团队,你可以扬长避短,注重突破,注重特色积极管理;如果你不能建立一个活跃的管理团队,在原有资源禀赋的基础上,你可以继续开发销售面,建立一个财富管理产品超市。
虽然在形式上,委托业务和投资业务是完全不同的模式,但瞿青强调,两者从根本上解决了银行短期投资研究能力不足的问题,而从长远来看,银行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自己的投资研究团队。
子公司要建立仁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2018年以来部分中小银行的招聘情况可以看出中小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转型路径。例如,上海银行为其资产管理部门招聘产品设计人才,负责理财产品的创新研发、转型和优化;常熟银行为社会招聘财富管理中心负责人。其职责之一是推动品牌推广、创新产品研发、业务系统支持等与高净值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财富管理相关的工作。
可见,加强投资研究和产品转型优化已成为中小银行资产管理转型的重要方向。中信建设投资银行首席分析师杨蓉建议,在资产方面,中小银行应加快直接融资市场业务的设计和布局;在操作上,要加强主动管理能力,提高资产配置效率;在渠道上,要实现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的结合。今后,中小银行应注重“固定收益加”的投资策略,形成固定收益、“固定收益加权益(或量化)”、混股混债、纯权益等多层次的产品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包括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在内的20多家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已宣布计划设立财务管理子公司,注册资本总额超过1300亿元。对于大多数中小银行,尤其是小银行,他们是否也能获得这个“新许可证”,李麒麟认为,对于大多数中小银行来说,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是非常困难的。一方面,银行需要提供至少10亿元人民币的资本,并满足一系列资格要求;另一方面,许多中小银行理财业务规模不大,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可能不会形成规模效应,反而会进一步增加成本,降低利润。
英国《金融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事实上,许多中小银行的财务管理部门体制改革仍未完成。2014年,监管部门提出银行业金融管理事业部制改革,要求银行业金融管理部门按照单独核算、风险隔离、行业规范、集中管理的要求,开展银行业金融管理事业部制改革。然而,不少中小银行在理财业务中仍存在人员交叉、制度交叉和审批交叉的现象。因此,许多专家认为,这些中小银行无法对理财业务实施独立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更是“任重道远”。
标题:中小银行在“变局”中谋资管转型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3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