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61字,读完约3分钟
截至2月12日,26家房地产企业公布了1月份的销售业绩,总销售额约为3340亿元,同比下降13%以上。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向《上海证券报》表示,今年1月份数据与2018年相比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房地产企业销售明显放缓,领先的房地产企业全面下滑。相反,一些中小房地产企业如新城发展和郑融房地产的销售数据正在上升。
根据房地产龙头企业的具体数据,今年1月,万科销售488.8亿元(去年同期679.8亿元),恒大地产销售431.7亿元(去年同期643.6亿元),碧桂园销售330.7亿元(去年同期460亿元),均呈下降趋势。融创和金地地产是例外,其中融创1月份的销售额为239.6亿元,高于去年同期的221.8亿元;金谷地产的销售额也是106.3亿元,高于去年同期的81.1亿元。
“2019年主要房地产企业的销售放缓,在很大程度上与三个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逐渐升温有关。”据张大伟介绍,随着房地产调控的深入,房企逐渐出现了业绩增长乏力的现象,从一年多前的普遍增长逐渐放缓,龙头房企之间也存在分化。
其他机构的数据也支持上述判断。最近,柯睿发布了2019年1月的销售清单,前30家房地产企业的销售总额为3988.6亿元,同比下降19.02%;股权销售3365.6亿元,同比下降13.40%;三大碧桂园、恒大、万科销量明显下降。对此,东北证券分析师高建认为,主要房企销售规模同比下滑的主要原因是2018年1月的高基数和当前需求疲软。
“随着调控的深入,2018年房企将继续保持审慎的征地态度。今年1月,全国50大房企的土地收购总量为1786亿元,同比下降21.1%。与此同时,热点城市越来越难以获得土地。1月24日,经过526轮招标,华润集团以58亿元的价格拿下了上海静安商务中心;同一天,华润置地与多家房屋公司竞标,经过120轮报价,赢得了无锡的一块土地。”中国指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宇说。
在收购土地的同时,房地产企业仍在积极筹集资金。数据显示,1月份房地产企业融资规模近1900亿元,其中1月份房地产企业通过超短期融资券融资近200亿元,占2018年全年近50%,主要用于偿还利息。
展望未来,黄宇认为,在“房子是为了居住,不是为了投机”和“一城一策”的背景下,房地产政策仍将是“稳定的”。预计未来整个房地产市场将继续稳定运行。
推荐阅读:
房地产龙头企业年销售额全面下降,26家3340亿元销售额下降13%
房企的诱惑是1000亿元:前50名将成为银行放贷的新门槛
通州将与北方三县合并。燕郊房地产市场有望进一步回暖
标题:26家房企公布1月销售业绩 销售金额同比下降逾13%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1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