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15字,读完约5分钟

我们的记者赵萌

“中国金融业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业,股权融资市场不发达。在间接融资的框架下,以大中型银行为主体,商业银行的政策框架、制度框架、技术能力和内外部激励约束机制也不足。”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白鹤祥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金融供给方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一句话。

以需求为“锚”:银行业供给侧改革 重在存量结构优化

那么,具体到银行业,金融供给方面的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在哪里?它将如何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两会期间,许多接受采访的专家一致认为,金融供给方的结构性改革应以需求为锚,金融需求与实体经济的准确对接不会导致改革方向的“偏离”,从而产生实际效果。目前,民营小微企业在实体经济中的融资需求可以说是最迫切的。建立多层次、宽覆盖、差异化的银行体系,将不可避免地成为银行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需求为“锚”:银行业供给侧改革 重在存量结构优化

银行系统注重优化股票结构

在今年的两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在“部长频道”上说,解决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与金融供给方面的结构性改革密切相关,需要对金融业的制度体系、市场体系和产品体系进行一些调整。

以需求为“锚”:银行业供给侧改革 重在存量结构优化

就银行业而言,也不例外。供应方结构改革必须是一个系统工程,最重要的是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银行体系。

"股票结构的优化应该是主要方向."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银行研究中心主任曾刚告诉英国《金融时报》记者:“目前,中国已经有许多银行机构。因此,优化银行体系的重点应该放在优化股票结构上。”

这种判断是没有根据的。“现在,银行业的机构数量已经不小了。”郭树清在“部长级渠道”上表示,过去10年,大银行在整个银行业的比重从50%以上下降到38%左右,大银行的比重有所下降,中小银行的数量有所增加。

那么,如何优化股权结构呢?曾刚认为,这应该从四个方面考虑:第一,让已经占据较大比重的中小银行坚持主业,服务本地;二是让大银行适度将业务重心转移到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第三是增加一些有特色、有区别、有创新的银行机构;第四,撤销或重组部分低效率、高风险、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差的银行机构,向有能力服务实体经济的机构发放金融牌照,提高为具有市场力量的民营小微企业服务的效率。

以需求为“锚”:银行业供给侧改革 重在存量结构优化

“在中国,以私人银行和社区银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的比例已经很高了。重点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即如何更好地支持它们的稳定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崇阳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董希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下一步,各方应重新审视、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努力拓宽中小银行的负债来源;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引导中小银行进行产品创新;鼓励中小银行申请相关业务资格。

以需求为“锚”:银行业供给侧改革 重在存量结构优化

解决信息不对称是关键

作为金融服务的提供者,银行业要想高效、准确地提供金融服务,了解需求方的信息非常重要,这不仅包括需求方的金融服务需求,还包括应该注意的风险点。

提高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意愿,解决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尤为迫切。正如郭树清在“部长级渠道”中所说,“银行面临的巨大挑战是获取足够的信息”。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北京叶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莉亚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一些小微企业不知道从哪里借钱,一有问题就想到典当行和小额贷款公司。”事实上,银行有这些产品。因此,建议银行向小微企业提供适当的贷款咨询,告诉他们如何贷款和缓解信息不对称。”

以需求为“锚”:银行业供给侧改革 重在存量结构优化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南昌市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张志福在议案中提出:“建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国家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司法部等有关部委, 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应相互配合,加快使用国家数据共享和交换平台系统,促进小微企业相关数据的整合。充分提高大数据的利用效率,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为银行机构审查贷款提供信息支持,推进批量授信审查,实现银行机构和小微企业的“降本增效”

以需求为“锚”:银行业供给侧改革 重在存量结构优化

创新和完善产品体系任重道远

“我建议银行增加金融产品,如中长期贷款,这将有助于稳定信心,使公司稳固。”朱莉娅说,目前许多民营企业只能获得短期融资,这不利于企业发展。

据接受采访的专家称,银行业提供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因此,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的重点应该是如何创新和改进产品和服务,特别是对小型和微型私营企业而言。

“由于小微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如果采用传统的单户审批单户信贷模式,由于没有规模效应,肯定会导致成本高、利润难。因此,银行机构应研究和开发新的技术手段。”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金融技术手段可以在批量客户获取、信贷审批、风险控制等方面显著帮助商业银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使小微企业贷款实现规模效应和持续盈利。

以需求为“锚”:银行业供给侧改革 重在存量结构优化

郭树清在“部长级渠道”中介绍说,近年来,很多银行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如大型银行中的工行、建行、中型银行中的江苏银行、网上商户银行、维众银行等。

标题:以需求为“锚”:银行业供给侧改革 重在存量结构优化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0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