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45字,读完约8分钟
3月3日,北京一名高中生在家参加了高考适应性测试。照片由北京教育媒体中心提供
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在直播平台上发布了一个云教室的视频截图
离高考还有不到100天。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全国各地的高中生仍然留在家里准备考试,等待着返校的那一天。
一个学生的生活测试符合国家流行病测试,这是2020年高考学生的特殊生活体验,也将成为宝贵的人生财富。他们正在努力奋斗,全力以赴迎接挑战,朝着生活的新的起点前进。
■在线模型测试,一种特殊的协作
3月3日,一场特殊的高考在北京拉开帷幕。超过5万名高中生参加了考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上午9点,考试铃响了,客厅和自习室的考生拿起试卷和笔,专心地回答中文问题。
这是2020年北京新高考的适应性测试。根据安排,北京、山东、天津、海南作为我国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从2020年起将高考科目调整为3+3模式,即3个统考科目+3个选修科目。统一考试的科目是语文、数学和英语,考试科目可以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和思想品德六个科目中选择。
作为北京新高考的模拟练习,适应性测试原定于2月25日开始,但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推迟到3月3日,测试地点也从教室转移到了云端。这是考生、家长和学校在准备高考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的一次考试。
为了让学生更安全地拿到试卷,每个中学都煞费苦心。在北京第十八中学,参加考试的学生可以拿起试卷或者把它们闪回家,或者选择电子试卷直接回答。一些学校还通过在线直播进行云监考,每个考生的情况在屏幕前一目了然。
为了模拟考试环境,许多学生展示了他们的能力。一些考生在桌子前面放一块小黑板,并在上面写下考试科目和时间。高三学生李航说,这次语文考试的作文题目是关于春节的,许多学生写了关于这个与流行病共存的节日。"我认为这些难忘的记忆将伴随我的一生。"
为了陪孩子顺利参加考试,父母也很忙。作为监考人员,学生家长应模仿老师朗读考场规则,提醒考试时间,上传试卷照片。"当我拿起试卷的时候,我的心跳加快了."一些家长哀叹陪伴孩子参加考试使高考更加紧张。
“这种特殊的考试是对个人和家庭的特殊记忆,是教育创新的尝试,是克服困难的合作。”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言人李毅说。在为期4天的适应性测试之后,北京将在4月初进行模拟自愿报告,以帮助考生掌握自愿报告的方法。
在疫情的影响下,许多考生和家长都在关注2020年高考时间是否会改变。此前,教育部副部长翁铁辉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教育部将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变化,综合研究判断各种因素对考试组织的影响,认真研究制定今年高考的具体实施方案,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此前,国家统一推迟了特殊类型高校的入学考试,包括强基础计划下的招生、休假学生、具有特殊艺术技能的学生、具有特殊运动技能的学生和高水平运动员。目前,除北京外,一些地方也对高考和高中生的学习做了相关安排:福建厦门宣布将于3月13日至14日举行高中网上质量检查;青海省和贵州省最近率先宣布了高中或高中学生的开学时间;四川省教育厅表示,一旦开学和复课条件完全满足,高三学生将优先返校复课。
■ 空中学,不要让任何人掉队
参加8: 20的升旗仪式,上午8: 30开始网上课程,下午根据选题继续学习相关课程。在线上课时间通常控制在三个半小时以内。此外,3月35日(星期一)还有半小时的体育与健身课——这是上海高三学生每天的在线课程表。在网上课时之外,学生还可以通过专门的网络直播室和其他社交平台与老师互动。
自1月下旬停课以来,世界各地的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引入了丰富的学习内容,整合了在线学习资源,为考生提供了合适的家庭学习方式。
在疫情防控重点领域,湖北省考生面临着更多的学习困难。据统计,仅武汉一地,就有18000名学生的家长参加了医疗机构的防疫工作。为了保证复习质量和效率,当地教育部门不仅通过空中学班级保证学习资源,还专门组织各科名师为高三学生定制复习冲刺指南。
在吉林省,为了让防疫一线医务人员的子女安心学习、安心备考,许多地方高校的大学生和教师积极报名,组成了一支600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联系全省235名医务人员的子女。通过视频形式,开展学术咨询、阅读交流和防疫教育。
为了帮助高三学生准备考试和更好地选择学校,许多学院和大学都开设了现场课程。3月1日,清华大学招生办联合推出清华云学校。从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到刚刚通过高考的新生,云雪堂向社会开放了清华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专业认知讲座、高科技政策公告、备考经验分享、拔尖创新人才试点培养等方式,促进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对接。
自2月29日起,武汉大学利用腾讯课堂为来自世界各地的高中生和家长量身定制罗佳在线直播课程。该课程涵盖了大学与学科解释、考前心理辅导、学习经验分享、招生政策指引、职业生涯规划等丰富内容,由武汉大学著名教师、大学校长、专家学者全方位讲解,为高三学生保驾护航。
为了准备高考,学校尽了最大努力,年轻的学生也努力学习。
最近,在网上贴出的一段视频中,河南省南阳市的一名高三学生,因为家里没有安装宽带,每天早上8点在屋顶上放一个小凳子,摩擦邻居家的网络信号,看学校的网上课。这个梦想被浙江大学录取的屋顶男孩,让很多人被他努力学习的故事所感动。
在武昌方仓医院,2020年参加艺术考试的彭新野每天坚持学习。收容所医院给每个病人发了一个小盒子,彭浩把这个盒子当成凳子,坐着听网络课;在学校安排的体育课上,他在床上做腹部练习。机舱医院每天晚上11点熄灯,周围的灯光很暗,所以医务人员建议他去值班室检查。看着避难所里忙碌的场景,彭新业用草图记录了温馨的场景。
■克服高考+疫情双重焦虑的心理咨询
虽然教室里没有挂着高考倒计时牌,但临近高考的紧张气氛已经渗透到钉子、微信等班级群体中。许多考生说,没有课堂上的备考气氛,没有老师的督促和要求,焦虑和犹豫的感觉就更加明显。
一些老师说,尽管许多高中生并不担心这种流行病,但他们显然对学业的延误感到焦虑。学校和家长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帮助学生调整他们的状态。
为了解决考生的焦虑,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正在努力。2020年,厦门许多中学取消了高考倒计时100天。一些校长说,由于高考临近,他们仍然不能返回校园,家长和学生在这段时间都很焦虑。如果举行100天的宣誓,他们的焦虑会加剧。
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江苏省南京市教育局制定了《守护希望之心——南京市心理防疫教育指南手册》,并开通了陶老师工作站的心理热线,全天24小时解答问题。心理学家认为,在流行病的背景下,消极或焦虑的情绪是正常的,候选人应该用目标来引导自己,以刺激他们的学习士气。同时,父母和孩子需要相互理解,多交流,多沟通。
随着高考的临近,许多高校给高三学生寄信,鼓励他们保持稳定的心态和冲刺。北京大学在信中表示,安静学习、远离浮躁、摆脱网络信息的影响,对高三学生的自控能力提出了挑战。我希望学生们能坚定信念,保持平和的心态。Xi交通大学发来消息,希望学生们不要被疫情所扰,在做好防护工作的基础上,投入更多精力,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春天里感受更多的勇气。
“你看,你未来的母校,你的老师和大四学生,都在你空的同一天苦苦挣扎”武汉大学在信中写道:“面对高考,熟悉的学习环境发生了变化,你不时会困惑于自己的目标和如何努力学习。这是一个特殊的时期,这个世界是满的,你可以看到这个世界,并且喜欢思考,你既年轻又有一千个结。无论如何,请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传播积极的能量。”
李航说,这种流行病使许多学生对武汉有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我听说武汉大学的早期樱花已经开放了,我很想去看看。”(刘伟)
人民日报海外版(09版,2020年3月5日)
责任:张洋
标题:云准备:这个高中生很特别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