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43字,读完约3分钟

本报记者周

今年以来,政府推进土地的步伐已经放缓,各级城市的供应和交易规模逐月下降。总的来说,年后的土地市场仍然相对寒冷。与此同时,房地产企业理性地获得土地作为回报,行业进入精细化竞争阶段。作为回报,二线品牌房地产企业大幅提高了二线城市的土地收购比例,一些热门二线城市成为房地产企业竞争的焦点。

土地市场局部升温  整体仍旧低迷

据诸葛房产搜索数据研究中心监测,2019年第一季度,全国主要地级市商业用地供应规划建筑面积为2.5亿平方米,比2018年下降11.8%。与历史时期相比,土地供应规模处于较低水平。由于房改货币安置政策收紧、购买力透支、市场信心不足等原因,四线城市土地投放步伐放缓,供应量降幅最大。2019年第一季度,土地供应为1.27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7.18%。一线城市继续实施控制措施,一季度土地供应为85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45%。二线城市的土地供应降幅最小,第一季度土地供应达到1.14亿平方米,同比仅下降4.73%。

土地市场局部升温  整体仍旧低迷

交易方面,2019年第一季度,全国主要地级市共出让经营性用地2.02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9.15%;土地出让金7717亿元,同比下降15.43%;平均交易溢价为14.03%,同比下降5.55个百分点。随着土地推进步伐的放缓和土地市场的冷淡,土地交易大幅下降。

土地市场局部升温  整体仍旧低迷

从各等级城市的角度来看,四线城市的降幅最大。2019年第一季度,土地交易量为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5.49%,土地出让金为2153亿元,同比下降30%以上;一线城市土地周转量为77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48%。受供应结构和底价上涨的影响,土地出让金同比增长4.51%,达到1115亿元。二线城市的土地交易量降幅最小,土地交易量为940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17%,土地出让金为4449亿元,同比下降9.96%。

土地市场局部升温  整体仍旧低迷

受2018年整体市场低迷和春节的影响,今年1月至2月,土地市场持续萎缩。然而,自3月份以来,二线城市已经率先开始升温。除交易规模受2月份土地投放减少影响,同比下降11.05%外,其他指标均有所改善。在一些热点二线城市,3月份地价明显上涨,房地产企业的征地竞争十分激烈。

土地市场局部升温  整体仍旧低迷

虽然热点地块的交易明显带动了一些二线城市的升温,但二线城市的土地市场并不普遍火爆。从今年3月选取的15个有代表性的二线城市的交易情况来看,合肥土地市场远远领先于其他二线城市,升水率为118.13%,而杭州、沈阳等城市的土地交易规模出现反弹,升水率上升,气温回升。而天津、武汉等城市土地交易规模较大,地价一直徘徊在较低水平。

土地市场局部升温  整体仍旧低迷

总体而言,受2018年下半年大规模土地拍卖的影响,今年政府推进土地的步伐有所放缓,2019年第一季度全国土地供需出现下降。但是,土地转让的条件已经放宽,限制地块已经减少,对建筑、租赁或共同建筑设施的要求已经降低。热门二线城市的土地市场明显升温,但还没有成为普遍现象。纵观全年,“无房无炒”已成为基本基调,调控政策进一步深化,房企偿债压力仍较大,土地市场不太可能全面回暖,并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

标题:土地市场局部升温 整体仍旧低迷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9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