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77字,读完约8分钟

核心阅读

4月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文件,明确表示要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城市常住人口在100万至300万的二类大城市要完全取消落户限制;居住人口在300-500万的I型大城市应全面放开和放宽定居条件,完全取消对重点人群的定居限制。

大城市放开落户限制 会助推楼市上涨吗?

这项政策带来了什么好处?如何改善城市公共服务?大中小城市能和谐发展吗?相关负责人做了回答。

4月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以下简称《重点任务》)。

文件明确提出要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在此前取消城镇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定居限制的基础上,城镇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二类大城市应完全取消定居限制;居住人口在300-500万的I型大城市应全面放开和放宽定居条件,完全取消对重点人群的定居限制。

大城市放开落户限制 会助推楼市上涨吗?

根据该文件,特大城市应调整和完善信贷结算政策,大幅增加结算规模,精简信贷项目,确保社保缴费年限和居住年限得分占主要比例。城市政府应探索采取差别化和精确化的安置政策,积极推动农村贫困人口的建立。允许租住房屋的居民在城市公共账户中定居。

大城市放开落户限制 会助推楼市上涨吗?

放宽结算限制会提振房地产市场吗?

69个城市取消或放宽了结算限制,加强了城市间房地产市场监管政策的协调

人们最关心的是,根据“重点任务”,今年哪些城市已经解除了对定居的限制?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69个城市常住人口在100万至500万之间,其中Xi、沈阳、哈尔滨、昆明、郑州、杭州、济南、青岛、大连、长春等10个城市常住人口超过300万,属于完全放开居住条件的城市。

大城市放开落户限制 会助推楼市上涨吗?

长沙、洛阳、苏州、无锡、扬州、合肥、宁波、福州、厦门、南宁等59个城市达到“完全取消定居限制”的要求。

对比2018年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户籍制度改革正在深化,城镇就业农民工的定居条件有所放宽。去年,该政策还要求“大城市参加城市社会保障的年限不得超过5年。”其中,二类大城市不应实行积分结算,有条件的城市应进一步降低社保年限要求;如果在一类大城市实施积分结算,应大幅增加社会保障权重和居住年限,并鼓励取消年度结算限额。”今年,如果你想在一个二类大城市定居,也就是说,一个拥有100万至300万常住人口的大城市,就不再需要满足社会保障要求,对定居的限制已经完全取消。

大城市放开落户限制 会助推楼市上涨吗?

事实上,早在国家政策出台之前,一些大城市已经悄悄放松了对定居的限制。

今年3月,石家庄出台了一项政策,全面放开对城市定居的限制。申请人只需持身份证和户口簿到当地派出所申请定居,其配偶、子女和父母的账户也可以随其迁移。

4月初,杭州市下发的《关于实施稳定企业稳定增长、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的通知》,也将原有的“45岁以下本科人才和35岁以下大专人才在杭州市居住一年以上并连续缴纳社会保障费一年以上”的落户要求降低为“在杭州市工作并缴纳社会保障费的全日制大专及以上人才可直接落户”。

大城市放开落户限制 会助推楼市上涨吗?

那么,如果取消对定居点的限制,房价会大幅上涨吗?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称,自2019年以来,50多个城市出台了各种人才引进和安置政策。除了北京和上海,中国大多数城市都不难安顿下来。解放安置政策有利于农业转移人口平等获得城市公共资源,也使房地产市场有稳定的市场需求。

大城市放开落户限制 会助推楼市上涨吗?

“人才政策变相降低了限购门槛,这将带来房价上涨的预期。”张大伟表示,过去两年一些二线城市房价的上涨与人才政策的力度有很大关系。但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城市人才的核心作用是促进产业发展,而不是促进房地产发展,因此人才政策不应成为房地产调控的窗口。

大城市放开落户限制 会助推楼市上涨吗?

对此,该政策还提出要“完善大都市区商品房供应体系,加强城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协调。”由此可见,“房子是为了生活,不是为了投机”仍然是一个长期的方向,调控的原则仍然是基于城市政策和分类指导。

在开放定居政策之后,如何享受城市公共服务?

公立学校通常对随其迁移的儿童开放,扩大了公共租赁住房和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覆盖面

《重点任务》提出,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的原则,以农业人口转移为重点,兼顾高校和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毕业生以及城市间就业人员的转移,促进未落户城镇的常住居民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今年,我们将确保所有愿意定居的居民持有居住证,并鼓励各地区逐步扩大居住证的公共服务和便利项目。

大城市放开落户限制 会助推楼市上涨吗?

就教育而言,到2019年底,中国所有义务教育学校都将达到基本办学条件“20条底线”的要求。在随迁子女较多的城市,教育资源的供给将会增加,公立学校将普遍对随迁子女开放,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政策将会改善。

从社会保障角度看,今年将全面推进城乡居民统一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提高各省医疗住院费用网上结算率,促进远程医疗和社区医院优质发展。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扩大,引导各地区全面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和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大城市放开落户限制 会助推楼市上涨吗?

在住房方面,今年我们将继续深化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扩大公共租赁住房和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常住居民的覆盖面。

在就业方面,今年我们应该扩大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城市政府应优先向在城镇有稳定就业、但尚未定居的农村贫困人口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等基本公共服务,并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较多地区的劳动服务水平。

“对于暂时不能定居的城镇常住居民,要确保他们全部持有居住证,以提供基本的城市公共服务和工作便利,鼓励各地区逐步扩大居住证的含金量。把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民生重点放在首位,使农业转移人口也能实现劳动收入、学会教书、有医疗、有安全感、住在城市。”NDRC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大城市放开落户限制 会助推楼市上涨吗?

根据“重点任务”,今年还将深化“人、地、钱”等配套政策。在安排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时,应更多考虑农业转移人口的落户数量,2019年将继续安排中央财政奖励资金支持更多的落户地区。在安排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时,应进一步加大去年入驻农业转移人口数量的权重,并探索将农村贫困人口入驻城镇在宅基地复垦中腾出的建设用地指标作为投入地。完善金融建设资金对贫困人口较多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补贴机制。

大城市放开落户限制 会助推楼市上涨吗?

促进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的定居,促进现代都市圈的发展。那么,谁将建设这些现代都市地区呢?《重点任务》指出,应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大都市区的建设和运营。在遵守土地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调整与大都市地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储蓄指数。

大城市放开落户限制 会助推楼市上涨吗?

大城市更有吸引力。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呢?

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增强农村教师和基层医务人员的吸引力

《重点任务》明确指出,要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在优先发展大、中、小城市的同时,我们必须特别注意不同规模城市的协调发展,而不能只着眼于哪一个。特别是不要把重点放在大城市上,要多注意中小城市的发展。”NDRC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特大城市再也不能“传播大蛋糕”。特大城市应立足城市功能定位,防止无序蔓延,合理缓解中心城市的非核心功能,促进产业和人口向一小时交通圈扩散。

大城市注重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增强要素集中度、高端服务和科技创新能力,发挥规模效应和辐射作用。

中小城市的发展应分类实施:有潜力的中小城市应提高产业支撑能力和公共服务质量,就地推进人口城市化;缩小的中小城市应减肥强身,严格控制增量,盘活存量,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市集中;稳步增加一批中小城市,实施非县级政府驻地城镇设市。

大城市放开落户限制 会助推楼市上涨吗?

同时,调整和优化教育和医疗资源配置。原则上,新建、搬迁和转制的职业院校将优先在中小城市布局,更多的三级医院将分布在中小城市。支持大城市知名三级医院在中小城市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大城市知名中小学为中小城市学校提供对口支援。

大城市放开落户限制 会助推楼市上涨吗?

小城镇应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弥补不足,提高服务乡镇居民和周边农村地区的能力。

在城市共同发展的同时,如何缩小城乡差距?

在硬件方面,《重点任务》提出,道路、供水、供电、信息、物流等设施要统筹安排,2019年要完成20万公里新修农村公路。

从软件上看,今年将鼓励省政府建立统筹规划、统一选拔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通过稳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来增强农村教师岗位的吸引力。增加基层医务人员的吸引力,鼓励县医院和乡镇医院建立县医疗社区,鼓励大型城市医院和县医院建立对口支援、巡回医疗和远程医疗机制。

大城市放开落户限制 会助推楼市上涨吗?

人民日报(2019年4月10日07版)

标题:大城市放开落户限制 会助推楼市上涨吗?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9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