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69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证券业协会和交易商协会联合发行“第一季度债券市场”
关于信用评级机构业务经营与合规的通知
卢丹编辑孙芳
近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和交易商协会联合发布了《关于2019年第一季度债券市场信用评级机构业务经营与合规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通知,债券市场评级机构存在评级结果对评估对象信用风险预警功能不强、调查访谈工作不充分、评级报告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
今年第一季度,证券业协会和交易商协会将标准普尔(中国)纳入统计范围,汇总了债券市场10家评级机构的市场表现、业务发展和合规情况。根据通知,2019年第一季度,评级业务稳步发展,债券产品签约和评级报告发布数量与去年第四季度基本持平。
在评级调整方面,今年第一季度,评级机构调整了35家发行人的评级,同比增长40%,占存续发行人总数的0.97%。其中,12项得到积极调整,同比下降14.29%;负调整23次,同比增长109.09%。在分支机构方面,中国程心国际的积极调整次数最多,为7次;联合评级和大公信用的负面调整次数最多,分别为6次和4次。
今年一季度,债券市场新增8家实质性违约企业,同比下降57.89%。从跟踪评级的及时性来看,只有2家在违约前6个月评级出现负调整;四家企业在违约后被下调了七个或更多的次级级别,涉及中国信用评级、大公信用评级、上海新世纪、东方金城和沪深鹏远。从层次变化范围来看,新世纪一个月内上海降低了企业主层次17个子层次,东方金城一次降低了企业主层次15个子层次。
证券业协会和交易商协会认为评级结果信用风险预警功能薄弱的问题仍然突出。部分评估对象在违约后被大幅降级,部分评估对象在违约前6个月仍能保持aa级及以上,这在抽查中充分暴露出来。评级结果未能及时反映评估对象的信用风险水平,揭示评估对象信用风险的功能较弱。
从评级机构变更后的等级变化来看,今年第一季度,共有162家发行人变更了评级机构,11家发行人的新评级机构给出的评级比原来高1个等级,占6.79%。在评级机构变更后评级被上调的发行人中,沪深鹏远和中国程心国际的数量最多,各有三家。
从信用利差变动系数来看,一季度各级债券利差变动系数逐月上升,近年来处于较高水平,反映了市场和评级机构对部分发行人信用风险的不同看法。
证券业协会和交易商协会发现,评级机构除了信用风险预警能力较弱外,还存在以下三个合规问题:一是评级结果的合理性较差,评级质量控制不足;二是调查访问工作不到位,自律规则没有严格执行;三是评级报告信息披露不足。
当地证监局已经对存在合规问题的评级机构采取了监管措施。今年2月,由于评级业务系统实施和质量控制存在缺陷,沪深鹏远收到了深圳证监局的监管关注函。5月20日,联合评级因未能适当调整相关主体、未能有效开展现场调查和访谈,收到黑龙江证监局的警告信。
下一步,证券业协会和交易商协会将继续加强合作,深入落实企业信用债券部际协调机制精神,加强信用评级机构自律管理。研究联合市场化评估机制的市场约束功能,严格查处违规行为,促进信用评级行业规范发展,有效服务债券市场优质发展。
标题:评级机构预警能力不足 行业自律管理将强化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8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