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75字,读完约5分钟
本报记者戴
根据保险公司最近披露的偿付能力报告,2019年第一季度共有107家保险公司实现盈利。其中,一季度保费收入大幅增长的专业健康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偿付能力备受关注。据英国《金融时报》记者统计,六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48亿元,不包括仅在2018年第二季度成立的瑞华健康,五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64%,主要受PICC健康和平安健康净利润增长的推动。健康保险公司面临的总体形势与利润不成比例,这在短期内可能仍难以改变。
公司损失大于收益
第一季度,六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的净利润为“两盈四亏”。与2018年全年一样,PICC健康和平安健康仍然实现了盈利,但排名发生了变化。两家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2.63亿元和3800万元,PICC健康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657%;其他四家公司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其中昆仑健康损失3.33亿元,复星联合健康损失3900万元,太保安联健康损失5800万元,瑞华健康损失1900万元。
昆仑健康在2018年遭受了严重亏损,但在2019年第一季度仍被笼罩在“最严重”的亏损之中。关于去年亏损的原因,昆仑卫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主要是业务转型带来的短期“阵痛”,另一个原因是增资不及时,导致公司业务和投资有限,制约了公司业务发展。公司预计,今年第一季度新股东引入计划实施后,随着股权问题的解决,公司将进入发展快车道,再次实现价值跃升。从目前情况来看,昆仑健康一季度亏损较上季度继续增加1900万元,但亏损幅度有所下降,二季度盈利表现值得期待。
同时,记者注意到,2018年5月新开业的瑞华健康第一年净亏损1.24亿元,营业费用项下的业务及管理费高达1.4亿元,这是拖累公司业绩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在第一季度,瑞华健康成为亏损“最少”的公司,比上一季度2800万元的亏损减少了32%。根据瑞华的公共卫生信息,公司定位于响应“健康中国2030计划”的总体要求,是一家从事专业健康保险和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全国性公司。从长远来看,能够满足国家重大政策发展的保险公司的数量今后应该大大增加。
就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而言,六家健康保险公司都远远高于监管要求。PICC健康为270%,平安健康为264.46%,昆仑健康为131.91%,复星联合健康为171.09%,太保安联健康为175%,瑞华健康为1333.08%。
溢价与盈利能力成正比
在发达国家,商业健康保险是所有保险产品中增长最快、规模最大的业务之一。虽然中国的商业健康保险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它已经成为保险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根据中国保监会的数据,2018年健康保险业务的原始保费收入为5448.13亿元,同比增长24.12%,远高于寿险业务原始保费收入的增长率。
不难发现,近两年来专业健康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一直在上升,但净利润却不容乐观。例如,太保安联健康2019年第一季度的保险业务收入为13.9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4%,但净利润同比收缩8%;复兴联合医疗实现保费收入5.3亿元,同比增长98.2%,净利润同比下降290%。
为什么专业健康保险公司不能摆脱“保费规模与利润额不成比例”的诅咒?目前,中国的商业健康保险主要是与人寿保险混在一起的。除了专业健康保险公司,其他人寿保险和财产保险公司也可以销售健康保险产品。由于销售渠道的激烈竞争,专业健康保险在整体健康保险保费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小,利润也受到挤压。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保险市场研究中心主任郝指出:“专业健康保险公司并不真正具备‘专业’能力,它们无法与综合保险公司的产品区分开来,这导致更多的专业保险公司想要生存。压力越大。”即使获得利润的人是健康和安全的,他们的经营成果也没有达到公司最初的期望。
据记者了解,专业健康保险公司经营的健康保险产品确实趋于同质化。PICC健康、和谐健康和昆仑健康之前专注于用储蓄发展护理保险。但是,随着2017年后中短期产品业务的限制,上述保险公司的业务重心逐渐转移到大病保险和医疗保险。同时,复星联合健康和瑞华健康这两家新成立的健康保险公司的主要产品也指向了网络大病保险。例如,2018年复星联合健康保费收入同比增长782%,在2018年前五大保险产品中,三大大病保险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为互联网,保费总收入为2.68亿元,占当期保费收入的一半以上。在业内人士看来,医疗费用风险难以控制,赔偿成本居高不下,这是专业健康保险公司推出大病保险的主要原因。
利润与保费增长的难度成正比,另一个关键原因是保险公司无法通过干预医疗诊断系统来控制医疗成本。健康保险公司要想打破盈利困境,就必须尽快完成内部产业链的建立,力争在医院医疗费用上有更多的话语权。只有相关产品完全融入健康风险管理产业链,形成从治疗到预防的个人健康管理闭环,才能改变目前高投入无利可图的尴尬局面。
此外,业内人士认为,探索商业健康保险公司与政府社会保障合作的盈利模式是值得的。随着医疗费用的增加,政府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支付压力。在一些省份,收入不能满足支出,基金“见底”的风险急剧增加。商业健康保险介入解决医疗保险基金收支不平衡问题迫在眉睫。对于健康保险公司来说,与政府的基本社会保障合作也有利于资源共享,从源头上降低理赔成本,缓解利润压力,是一种双赢的局面。(张乐的这幅画)
标题:一季度健康险公司 净亏损1.48亿元 未摆脱盈利难“魔咒”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8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