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27字,读完约6分钟

目前,全国已经从南到北进入了汛期。全国降水“南北多,中间少”,暴雨过程频繁,中小河流洪水超警戒,西南等地干旱持续。面对严峻形势,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并已升级和加码。

6月1日,北方地区进入了汛期,这标志着中国已经从南向北进入了汛期。

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汛期,长江中下游、淮河、珠江流域的西江、北江和福建的闽江可能发生区域性洪水,黄河上中游、海河水系和辽河可能发生局部暴雨和洪水。全年登陆中国的台风数量可能接近正常或略多,强度可能更强。同时,华北和西北部分地区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夏季干旱。今年的水旱灾害防御形势不容乐观。

南北全面入汛 防灾力度加码

"今年的防汛抗旱形势严峻."今年,水利部在几次水旱灾害预防会议上做出了这样的判断。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雨有什么新情况?如何应对“严峻形势”?

今年的降水分布显示“偏北偏南,中间偏少”

"今年是厄尔尼诺现象年。"水利部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中心副主任刘致妤表示,根据对气候因素的监测和分析,自去年9月以来,赤道中东和太平洋海温一直偏高,形成厄尔尼诺事件,多模式预报将持续整个夏季,接近中等强度。

南北全面入汛 防灾力度加码

厄尔尼诺事件意味着赤道中东和太平洋海水的表面温度继续比正常高0.5摄氏度。这对我们的气候会有什么影响?刘致妤解释说,副热带高压西南侧的暖湿气流向北偏弱,南方雨带容易停滞,给南方部分地区的防洪带来一定压力。

今年空降水分布的特点是“南北多,中间少”,华南东部、江南南部、华北北部、西南和东北以及西北中部比正常多30%至70%,而华北南部、黄淮、江淮北部和西南地区则少30%至80%。截至6月3日,今年以来已有14次强降水过程,是去年同期的3倍,是2013年以来的第二大强降水过程。

南北全面入汛 防灾力度加码

受此影响,自汛期以来,包括广东、广西、湖北、湖南和江西在内的13个省(区、市)的114条中小河流发生了超过警戒线0.01米至3.99米的洪水..在相同的预测条件下,超过警察的河流数量多于2017年同期(35条)和2018年同期(42条)。其中,广东10多条中小河流经历了三次以上洪水。

南北全面入汛 防灾力度加码

“如果把河流和湖泊比作蓄水的‘盆地’,那么中小河流就是‘小盆地’。汇流面积小。即使雨区很小,如果强度足够大,短时间内就会“满”,很容易发生洪水。此外,暴雨过程具有高度的流动性,有许多“游荡”,影响范围很广,造成大量中小河流受影响。”刘致妤分析道。

南北全面入汛 防灾力度加码

影响2016年的厄尔尼诺现象是超强的,但今年厄尔尼诺现象可能达到中等强度。这是否意味着情况没有那么严重?

"厄尔尼诺现象本身意味着气候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刘致妤说,去年,在厄尔尼诺“诞生”之初,虽然它的能量很弱,但它的力量不小,这就造成了中国冬季持续的雨天。今年5月25日,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的降水量达到419毫米,太湖县达到397毫米,湖北省仙桃市达到368毫米,打破了当地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因此,应特别注意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带来的极端天气。

南北全面入汛 防灾力度加码

长江中下游可能发生区域性洪水

今年中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洪水将如何发展?

目前,我国南方主要河流的水质状况总体稳定,部分河流水位高于正常水平。目前,长江中下游干流和两湖水位比正常高0.08-1.91米,但低于警戒水位。据预测,长江中下游和太湖可能会发生区域性洪水。“除了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之外,青藏高原冬季积雪明显增多,为2000年以来最高;东亚冬季风弱,影响了弱夏季风。多种因素阻碍雨带向北移动,导致雨带偏南,导致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增多。”刘致妤说。

南北全面入汛 防灾力度加码

根据气象和水文预报,淮河流域今年的降雨量超过正常水平。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主任肖友表示,从2007年开始,淮河已经连续11年没有发生大洪水,淮河发生大洪水的概率和风险都在增加,所以要格外小心,做好防御工作。最近,淮河水利委员会模拟了2007年淮河暴雨洪水,防汛人员进行了实战演练,对关键节点的水利工程进行了预测调度,提高了相关人员的防汛经验和能力。

南北全面入汛 防灾力度加码

自汛期以来,珠江流域降雨量一直偏高。水利部珠江水资源委员会主任舒庆鹏说,中国南方和西南地区发生山洪的可能性很大。一旦发生危险情况,抓住时机战胜洪水是关键。因此,预警信息必须逐层传递,进入医院,并通知人们。

南北全面入汛 防灾力度加码

中国北方主要河流的防洪形势也不容乐观。

“近年来,海河流域的气候异常和不可预测性日益突出,海河流域可能会发生局部风暴和洪水。”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文生说,海河流域的防洪存在许多困难。1879年大、中、小型水库存在许多风险点;32.06万平方公里、647.75万人的蓄滞洪区难以开放。易发山洪的地区、泄洪能力差的河流以及城市中易涝的低洼地区也容易发生危险。

南北全面入汛 防灾力度加码

加强薄弱环节,确保大江大河安全

水毁工程全面整治,“四清一乱”河道在继续实施,严格值班制度...一系列防洪工作有序开展,确保了汛期主要河流的安全。

"就预测精度而言,很难保护北方的河流."刘致妤说。水利部可以在两小时内对中国170多条主要河流、1700多个水文站和近600个重点水库进行预报和收集。华南主要河流一天预报期的预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然而,黄河、海河和辽河流域的预测准确率都在70%以上,预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南北全面入汛 防灾力度加码

此外,干旱在中国西南和其他地方露头并持续存在。西南、西部、南部等地持续高温少雨,特别是云南中部和四川南部,土壤水分亏缺进一步发展。有102个县土壤水分中度或重度不足。据预测,华北和西北部分地区可能会发生严重的夏季干旱。

南北全面入汛 防灾力度加码

抗旱在许多方面意味着“找水”。天水、地表水、地下水和异国水可以作为解渴的水源。同时,要根据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预防措施,防止“旱涝突变”造成的损失。

王文生表示,海河水利委员会将汛期末的防洪调度和蓄水纳入考虑范围,在确保防洪安全和工程安全的前提下,科学有序地实施水库蓄水。到汛期结束时,流域内主要水库已全面实现蓄水目标,并根据流域内重要城市和生态湿地的需水量积极协调,全力确保各地供水安全。

南北全面入汛 防灾力度加码

河北省去年冬至今年春季调水7.08亿立方米,是2000年以来调水量最大的一年,为工农业用水、城乡居民用水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提供了重要保障。天津利用河网连通性,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抢占和利用雨洪资源。(记者王浩)

南北全面入汛 防灾力度加码

[我要纠正错误]主编:吴

标题:南北全面入汛 防灾力度加码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7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