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27字,读完约5分钟

6月3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个部门联合发布了《改善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旨在增强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回顾过去,安全体系覆盖了60%的奶粉,国内奶粉的自给率稳定在60%...从价格和成本到技术研发,在政策红利的庇佑下,国内奶粉正逐步探索自己的地位和市场。

政策加持 国产奶粉能否迎来转机

可追溯系统在三年内覆盖60%

《行动计划》一开始就明确指出,有必要“重建消费者对国内婴儿配方奶粉的信心”。

提高婴儿配方奶粉的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完善产品抽检制度,加大对不合格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的抽检力度...《行动计划》在许多方面做出了规定。

在奶粉监管的可追溯性方面,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将在三年内覆盖60%以上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并与全国重要产品质量可追溯平台对接。

在行动计划发布的当天,乳制品行业直线上升,行业增长率接近4.4%。新疆塔里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北门美和中国西部的畜牧业每天都在增长,而麦克尔、三元、爱婴房和科迪乳业则相继增长。香港股市雅士利国际(香港股票01230)上涨11%,现代畜牧业(香港股票01117)和原生态畜牧业(香港股票01431)均上涨超过3%,蒙牛乳业(香港股票02319)上涨不到1%。

政策加持 国产奶粉能否迎来转机

根据国家监督抽查数据,2018年共抽查3058批婴幼儿配方奶粉,有2批不合格,合格率为99.9%。乳品分析师宋亮表示,事实上,国内奶粉生产标准比国外更严格,技术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例如,国外有100个安全监测标准,而现在中国有200个。”宋亮说。

政策加持 国产奶粉能否迎来转机

自给水平稳定在60%以上

然而,国内奶粉的销售情况仍然不尽如人意。宋亮今天告诉《京华商报》,商场进口奶粉和国产奶粉的销售比例约为7: 3。国产奶粉的弱点显而易见,贺飞、伊利和君乐宝等大品牌尚未进入一、二线市场。

2018年1月1日,被称为“历史上最严格的奶粉新政策”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根据《配方注册管理办法》的规定,我国奶粉配方管理由备案制向注册制转变。此后,行业发起了一轮清洗。奶粉代工、代工和假冒外国品牌已被清除出市场,品牌数量已从2000个配方减少到数百个。

政策加持 国产奶粉能否迎来转机

根据中国食品进出口商会(香港股票市场00506)的数据,进口奶粉的市场份额已从2008年前的30%左右跃升至50%以上。食品行业相关人士表示,中国进口牛奶市场总体规模将保持进一步增长的趋势。

《行动计划》还对国内奶粉的市场份额做出了明确指示——努力将婴儿配方奶粉的自给率稳定在60%以上。对于国产奶粉市场份额低的原因,宋亮尖锐地指出:“国产奶粉价格太高。”

“实际出厂价为几十元的奶粉投放市场后,最终价格将达到200元。”据业内人士透露,奶粉的生产成本最多不超过80元,包括奶粉原料、生产人员工资、设备折旧等。

国内市场的层层分销是奶粉价格翻番的重要驱动力。一家乳品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奶粉品牌在进入超市时应该收取“入场费”,这可能占终端零售价格的30%。“在高成本的情况下,乳制品公司不得不走高端路线,以高价销售。”宋亮说。

政策加持 国产奶粉能否迎来转机

在这方面,《行动计划》明确支持国内企业在国外收购和建设奶源基地,降低原材料成本,鼓励有实力、有信誉的企业在国外设立加工厂,以自己的品牌进口产品,支持国内奶粉生产企业根据自身实际,寻找产品市场定位,拓展营销渠道,巩固和拓展消费市场,积极拓展中高端市场,实施错位竞争。

政策加持 国产奶粉能否迎来转机

三年内建立母乳研究数据库

宋亮说:“我们奶粉的安全性没有问题。问题在于研发。产品的技术研发不是很深入。微纳技术的应用和新营养元素的突破还有待解决。国内奶粉起步较晚,导致R&D体系薄弱。”

根据行动计划,依托现有资源建设国家乳品安全与营养分析中心,实施国家母乳研究计划,力争三年内收集整合企业现有数据资源,建立统一的母乳研究数据库,分析研究不同地区、不同生长阶段婴儿所需的营养元素。

此外,借鉴发达国家乳制品行业的经验,与国内企业分享国家多年来积累的检测数据,引导企业有针对性地提高产品质量;结合母乳研究成果和市场消费需求,支持生产企业优化配方,加快产品研发,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

据报道,国内奶粉的研发依赖于参考国际文献和国外人士的研究资料。即使这样的研发仍然延长了奶粉利润的前线。因此,中国乳品企业简单参考国外相关产品配方,简单添加一些配料成为自己的新产品,缺乏科学准确的依据和应用评价结果的支持。

政策加持 国产奶粉能否迎来转机

“可以预见,未来奶粉的竞争焦点将逐渐从过去的渠道、数量和营销转向产品质量、创新和与消费者的互动。”美赞臣大中华区副总裁顾磊表示。

有业内人士指出,此前,奶粉新政淘汰了一大批中小品牌,使奶粉市场的竞争逐渐演变为具有一定规模和品牌实力的企业之间的“肉搏战”。利润丰厚、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的高端科技产品已成为乳品企业寻求差异化的关键。

"国产奶粉要扩大其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乳品协会副秘书长刘林说。

标题:政策加持 国产奶粉能否迎来转机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6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