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96字,读完约4分钟
“三年不开,三年不开”,虽然券商投行很难买卖,但如果ipo成功,收益将达到上亿,“财富自由”不是梦。
然而,自今年年初以来,只有30家券商失去了ipo承销赞助收入,总收入为24.26亿元,同比下降14.45%;另外62名经纪人仍然没有收入。
投资银行业务的马太效应更加明显,前十名券商占收入的63.32%。在未来的竞争中,大券商和小券商可能需要利用彼此的优势,采取不同的策略。
30券商“丰收”ipo承销费
根据东方财富选择的数据,2019年1月至5月,共有30家券商成功赞助55家公司上市,共募集资金477.32亿元,获得ipo承销和赞助收入24.26亿元,同比下降14.45%。
无独有偶,去年同期,30家券商也"收获"了ipo承销费,总额达28.36亿元。
在头五个月,在92家具有保荐资格的券商中,尽管有30家券商失去了ipo承销和保荐收入,但仍有多达62家券商“没有收入”。
从ipo上座率来看,招商证券、CICC等19家券商的上座率为100%。其中,招商证券、CICC、东兴证券、光大证券、中信证券、国泰君安、中信建设投资和长江证券均承销和赞助了2个以上的ipo项目。
2019年1月至5月经纪承销赞助收入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选择
前十名占总收入的63.32%
从2019年1月到5月,首次公开发行承销和赞助收入最高的是中信证券,达到4.59亿元。第二至第十名分别是长江证券承销保荐人、中信建设投资、东兴证券、招商证券、国信证券、东方花旗集团、CICC、海通证券和国泰君安,收入分别为2.05亿元、1.67亿元、1.65亿元、1.14亿元、1亿元、8900万元、8000万元和7900万元
其中,前五名ipo承销赞助费总计11.11亿元,占30家券商总收入的45.81%;前十名企业共收取15.36亿元的ipo承销赞助费,占比63.32%,行业集中度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前十大承销商与前十大收入者高度一致,并且主要由大型券商接管。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型经纪公司在承包项目上有更多的优势,这直接决定了他们较高的收入。
2019年1-5月十大承销业务统计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选择
去年同期,集中度甚至更高。2018年1-5月,五大ipo承销赞助费合计15.66亿元,占比55.24%;前十名包销赞助费合计20.2亿元,占71.23%。
第一次排名变化到第八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ipo承销赞助收入排名变化较大。
去年同期以5.51亿元夺冠的CICC今年仅排在第八位,收入不足1亿元。然而,去年同期排名第27位的长江证券今年跃升至第二位,ipo承销和保荐收入从2000万英镑跃升至2亿英镑。
从排名来看,与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同期相比,最稳定的是中信建设投资,连续三年排名前五。
在过去的三年中,前五名的ipo承销赞助收入从1月到5月(单位:1亿元)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选择
近年来,券商们已经推出了“资产密集型业务”。一季度,市场回暖,自营和经纪业务收入回暖,投资银行业务收入收缩。
《东方证券研究报告》指出,2019年第一季度,上市券商投行业务收入达到63亿元,占总收入的7%;然而,在2018年第一季度,上市证券公司的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13%。然而,中信建设投资仍保持着投资银行业务的优势,收入比例在上市券商中保持领先。投资银行业务在2018年第一季度和2019年第一季度分别占29%和21%。
大券商和小券商可能需要差异化竞争
ipo业务集中度高,大型证券公司和中小证券公司可能需要采取差异化竞争模式。
“大型券商将深化整个产业链模式的转型,打造以股权融资、M&A咨询、资产证券化、项目融资和风险投资为核心的‘大投行’运营模式,延伸业务链条,拓展服务周期,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中小券商将探索特色化、专业化的精品券商之路,打造产品、客户、区域、渠道的独特性,开辟不同于大券商的发展道路。”华泰证券表示。
尽管“强者总是强者”,但中小券商并不“绝望”。科技股的登陆给中小券商带来了新的机遇。
目前,一些中小券商正在筹备成立科技板块,积极“挖人”,甚至提供数百万高薪人才招募科技板块人才,以实现“弯道超车”。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的科技板块项目发起人名单中,也有不少中小券商,包括中天郭芙证券、中德证券、德邦证券、首创证券、东莞证券和英达证券。
标题:2000万到2亿的逆袭!这家券商IPO承销保荐收入猛增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6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