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07字,读完约3分钟

新车市场进入缓慢增长新常态后,二手车市场逐渐成为新的热点。随着市场的日益普及,二手车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销售渠道都在发生变化。面对高性价比和市场需求,数据显示,2018年二手车拍卖业务量达到107亿元,同比增长17.6%。

二手车交易亟待揭下“水深”标签

随着需求的增加,二手车市场交易中的痛点如事故车和“调表车”逐渐出现。如何规范市场已经成为二手车市场未来走向的决定性因素。在最近举行的首届国际机动车拍卖论坛上,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会长韩涛表示,作为一种相对公平透明的交易方式,机动车拍卖仅占国内二手车交易的5%,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未来有必要走向专业化、市场化和标准化,加快国内二手车市场交易的发展。

二手车交易亟待揭下“水深”标签

据统计,2018年二手车拍卖量超过20万辆,成交额107.63亿元,同比增长16.27%,佣金收入达到4.8亿元。然而,由于车辆来源的减少、场地的限制、二手车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2018年超过一半的机动车拍卖采用了网上拍卖,达到4988辆,首次超过现场拍卖,成为目前机动车拍卖的主要方式。

二手车交易亟待揭下“水深”标签

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机动车平均拍卖价格从2017年的4.42万元/辆提高到5.14万元/辆,增幅为16.29%。韩涛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近年来,由于淘汰了旧车,低值车大幅减少,主要市场需求倾向于中高档车。

虽然国内二手车市场正在逐步崛起,但与美国、日本等成熟的二手车交易市场相比,中国的二手车交易仍处于起步阶段。据了解,中国二手车拍卖仅发展了十多年,中国二手车拍卖量仅占二手车交易总量的3%-5%。业内专家表示,除了中国机动车拍卖起步较晚之外,机动车拍卖的痛点也限制了发展速度。

二手车交易亟待揭下“水深”标签

据了解,国内二手车交易已被贴上“水深”的标签。在交易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标准,如果卖方隐瞒车辆情况,事故车辆只能由买方识别。同时,对于总里程修正的“调米车”,即使是专业的检测机构也很难给出准确的里程数,只能从车辆的使用程度和零部件磨损程度来判断。事实上,尽管网上二手车平台已经建立了检测和监管系统,但在实际实施中往往存在漏洞。例如,资格认证、质量检查和事后问责等细分系统尚未完全建立。同时,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存在财务风险、信息风险、质量风险等问题,没有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

二手车交易亟待揭下“水深”标签

事实上,为了机动车拍卖的规范化,国内二手车市场也在加速发展。2018年,商务部发布了11项国内贸易行业标准,其中规范二手车拍卖的《机动车拍卖管理办法》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标准从拍卖委托、拍卖标的的检查和保管、拍卖资料、拍卖公告、拍卖标的展示、招标登记、拍卖、拍卖标的的结算和交付等9个环节对机动车拍卖进行规范。

二手车交易亟待揭下“水深”标签

根据新修订的《机动车拍卖条例》,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尽快修订了《中国机动车拍卖标准化/示范企业评价管理办法》和《中国机动车拍卖标准化/示范企业评价指标》。

韩涛表示,规范二手车拍卖中被批评的服务不规范、车辆信息不透明、暗箱操作等“坑口”,让客户放心参与拍卖,是此次机动车行业标准修订希望达到的最终目标。

中国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雷洛表示,商业实体已经发生了变化,随着新资本的不断进入,商业方式也将发生变化。认证将引领二手车信用提升,在线平台将进入深水领域。

标题:二手车交易亟待揭下“水深”标签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6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