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20字,读完约4分钟

随着韩国总统文在寅访华,中韩关系升温,两国企业间的经贸合作也显示出新的活力。2017年12月28日,韩国驻华商会和韩国工商会北京代表处联合发布了《韩国企业在华白皮书》,收集了韩国企业在华各领域的经营动向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中韩合作需要新思维

合作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2017年是中韩建交25周年,两国经贸关系突飞猛进。截至1992年12月,韩国在中国的投资只有172笔,达1.37亿美元(实际投资)。截至2017年6月底,韩国对华投资已达26600件,575亿美元,投资增长153倍。投资额增长了417倍,占同期韩国对外投资额的37.3%,占对外投资额的15.3%

中韩合作需要新思维

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国和第二大投资目标国。韩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天津、苏州等地。近年来,Xi、重庆、兰州等西部地区的投资呈现出增长趋势。

韩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朱永军在致辞中说,在文在寅访华后,各方都期待着韩中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正常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双方已经启动了《韩中自由贸易协定》服务贸易领域的后续谈判。中韩两国在制造业领域的合作一直非常密切,难以分离,但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仍处于起步阶段,潜力巨大。根据白皮书中的数据,韩国在中国投资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比例正在发生变化,前者急剧下降,而后者迅速上升。2016年,中韩建交初期,制造业投资比重从82.7%下降到73%,服务业投资比重从16.1%上升到24.6%。2017年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占68.2%,创历史新低;相比之下,服务业投资占40.2%,创历史新高。

中韩合作需要新思维

在贸易方面,白皮书指出,由于中国外贸结构升级等综合因素,韩国对华出口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自建交以来,韩国对中国最大的出口经历了从钢板到合成树脂、从石油产品到无线通信设备、从平板显示器到今天的半导体的转变。其中,2016年对中国的半导体出口占19.5%,平板显示器和传感器位居第二,占14.9%。

中韩合作需要新思维

中国韩国商会常务副会长沈认为,中国已经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核心政策,包括倡议、供应方改革等。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中韩合作也应该启动一种新的合作模式,从过去的单一出口或投资模式转向创造协同效应的模式,即将中国企业的资金、渠道和市场优势与R&D、韩国企业的品牌和设计优势结合起来。

中韩合作需要新思维

提出改善商业环境的建议

朱永军说,白皮书代表了2600多家在华韩国企业的愿望和建议,希望白皮书成为两国合作的新起点,为中国政府今后改善外商投资企业的经营环境发挥作用。自2011年以来,白皮书每两年发布一次,这是第四次发布。总结了韩国企业在华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中,行业面临的问题和建议包括韩国企业投资相对集中的汽车、电子、化妆品、文化娱乐等17个行业的动态和明年的前景;区域问题和建议包括位于中国东北和华北六个地区的韩国企业的管理问题和政策建议。

中韩合作需要新思维

据中国韩国商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韩国企业在华经营困难,白皮书提出了37条建议(包括19条新建议),如降低社保缴费比例、完善企业收回土地使用权的相关补偿规定、停止部分地方税务机关的企业所得税核定和征税等。

针对不同领域企业面临的问题,白皮书提出了68条建议(包括29条新建议),如建立汽车行业工厂搬迁的政策支持体系、缩短设立医院的时间、统一进口食品的标签要求等。此外,针对各地区企业的经营困难,白皮书提出了改进建议,包括及时通报危险品进出口措施时限(华南地区)和放宽公司迁移程序限制(中西部地区)等12项内容。

中韩合作需要新思维

白皮书指出,中国曾在世界上扮演“世界工厂”的角色,韩中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也经历了加工贸易优势互补的黄金时代。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两国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可避免地转变为“竞争中的合作”。未来,随着中国政府努力打造“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等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两国企业之间的重叠竞争领域将继续扩大。

中韩合作需要新思维

申建议,韩国企业应根据中国的战略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的现实。特别是要跟上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重新定位分工的步伐,通过高附加值技术和服务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积极探索中国企业的需求和痛点,不断开发新的商机,使“竞争中合作”的模式成为可能。

标题:中韩合作需要新思维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4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