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86字,读完约5分钟
⊙记者赵主编
截至4月30日,上海已有1466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8年度报告信息。据年报显示,2018年,上海证券公司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他们稳健经营,专注主业,整体业绩持续增长,呈现出七大积极特征。
80%的公司已经连续三年扣除了非营利组织
2018年,沪市上市公司整体经营业绩和质量均面临困难,表现良好,主要表现为七个特点:业绩稳步增长,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骨干作用,90%的公司实现了盈利,且大部分集中在主营业务上,非金融实体经济增速超过金融企业,上中游行业增速高于下游行业。 R&D投资的大幅增加促进了产业优化升级,现金股利达到新高,并购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取得了新的成果。
2018年,上海股份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3.5万亿元,同比增长11%,约占同期gdp的30%;净利润总额为2.8万亿元,同比增长4%。在整体收入和净利润规模较大的基础上,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放缓,但仍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一般来说,在上海股市注册的公司不到1/10,000,收入约占全国gdp的1/3,充分显示了国民经济的支柱作用。
代表大型龙头企业的上交所50和上交所180的业务增长高于上海股市的平均水平。2018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8.32万亿元和23.66万亿元,同比增长12%;净利润分别为2.01万亿元和2.44万亿元,同比增长8%和7%,发挥了经济先锋的作用。
据统计,上海股市90%的公司都实现了盈利。此外,绝大多数公司专注于主营业务。以扣除主营业务质量后的净利润为例,2016年至2018年,约有1100家公司连续三年扣除净利润后实现盈利,占上海股市公司总数的近80%。这些优质公司2018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0.41万亿元,同比增长12%,占上海股份公司营业总收入的90%;净利润总额为2.86万亿元,同比增长7%。
2018年,上海股市实体公司(非金融类)的收入和净利润实现了双增长,延续了去年的良好态势。实体公司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26.53万亿元,同比增长13%;净利润为1.15万亿元,同比增长7%。此外,实体公司增长质量明显提高,扣除后净利润为1.01万亿元,同比增长10%。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为2.33万亿元,同比增长18%。
在股息方面,上海股票公司多年来继续保持高回报和高股息的蓝筹股特征。数据显示,1108家公司在年报中提出了分红计划,拟派发现金总额超过9100亿元,在2017年超过8100亿元的基础上再创新高;平均股息率约为41%,比2017年高出约4个百分点。在现金分配公司中,800多家公司的分红比例超过30%,220多家公司的分红比例超过50%。从公司分布来看,已经形成了一个稳定的高分红公司群体,约有480家公司连续三年派息超过30%。
2018年,M&A和沪市重组市场整体保持稳定,全年M&A交易1226笔,交易总额1.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和31%。在重大资产重组方面,共有131家公司开始重组,与上年基本持平;披露117个单项计划,同比增长18%,且活动有所改善;交易金额近4000亿元,接近上年水平,呈现出一些好的趋势,积极的势头正在积聚。
当一些公司“脱离现实”时,应该及时清理
2018年,上海证券公司专注于主营业务,经营稳定,业绩良好。然而,在生产经营、市场估值、信息披露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结构性约束。,这在后续改革中需要注意和解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一些公司的主营业务全年都不景气。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数据,2018年,一些公司存在风险和问题,如经营困境、造血功能丧失和治理不当。据统计,2018年,97家公司的净利润下降了50%以上;143家公司遭受损失,约占公司总数的10%。其他公司面临因管理不善而退市的风险。统计显示,2018年,有30家公司触及退市情况,并被警告存在退市风险;1家公司将被暂停上市;两家公司将停止上市。在这些退市风险公司中,有些公司没有足够的动力来改善其主营业务,其经营脱离实际,成为被市场诟病的“空壳公司”。此类公司应继续受到严格监管,并及时清理。
第二,一些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一定困难。2018年,上海股市的民营企业表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这也导致了民营企业整体表现不佳。据统计,上海股市民营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5.63万亿元,同比增长13%;净利润为3051亿元,同比下降10%。从盈利的民营企业来看,净利润总额为3890亿元,同比增长15%,远远高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整体水平,反映了大多数民营企业强大的经营活力和弹性。从业绩亏损的民营企业来看,亏损的企业有86家,其中净亏损超过30亿的企业有10多家,其中大部分是风险预警公司。
第三,市场概念投机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据统计,上海证券市场上一些空壳公司或准空壳公司的从业人员不足100人,营业收入不足3000万元,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是负数,但它们的估值并不低于市场上同行业企业的估值,甚至热点的概念也一再对此做出贡献。相比之下,也有一些公司专注于主营业务,员工人数、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全年保持稳定,但其市场估值往往不如个别概念炒作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认为,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的正常估值秩序,不利于促进资源配置的优胜劣汰,不利于鼓励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因此,要严格监管概念炒作,引导市场关注和聚焦主营业务的公司,引导上市公司提高管理质量。
第四,部分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有待提高。上海证券交易所发现,部分公司的信息披露过于简略和笼统,决策有效性不足。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信息披露监管,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提高质量,深化四个方面的改革
上海证券交易所虽然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但面对未来经济下行的压力和复杂的内外部形势,上海证券交易所表示要从四个方面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一是着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服务实体经济。继续推动上市公司专注主营业务,提高管理质量。因此,应加强信息披露监管,充分发挥信息披露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第二,支持优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完善并购等融资政策,一方面鼓励和引导优质企业利用并购实现产业整合、转型升级,巩固主营业务;另一方面,引导长期资金投向核心技术、主导产业、发展前景好、信誉好的企业,优化资源配置。
三是推进劣质企业清理和市场净化。对于劣等公司,以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为核心,认真履行监管职责,重点打击财务欺诈、大股东非法侵占、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增加资本市场违法行为的成本,促使相关方回归职责,维护市场秩序和诚信。同时,进一步落实和完善退市制度,清理资本市场出口渠道,加快清理重大违规企业、僵尸企业、空壳公司等劣质企业,促进市场生态净化。
第四,防范系统性风险,确保资本市场平稳有序运行。
标题:沪市2018年年报盘点:扎实经营聚焦主业 呈现七大积极特征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5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