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78字,读完约4分钟

巩固去产能成果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今年,钢铁减容成果将得到巩固,重点将从全国总量削减转向结构优化调整。减少北京、天津和河北等环境敏感地区的钢铁总量已被提上日程。到2020年,河北和天津的粗钢产能应分别控制在2亿吨和1500万吨左右

降低京津冀钢铁总量提上日程 巩固去产能成果

3月30日,记者从“2019(第十届)中国钢铁发展论坛”获悉,今年,有关方面将努力巩固钢铁产能削减成果,工作重点将从全国总量削减转向结构优化调整。减少北京、天津和河北等环境敏感地区的钢铁总量已被提上日程。到2020年,河北和天津的粗钢产能将分别控制在2亿吨和1500万吨左右。

降低京津冀钢铁总量提上日程 巩固去产能成果

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中国钢铁产能取得显著成效,提前两年超过“十三五”规划设定的1亿至1.5亿吨目标,粗钢产能利用率从2015年的70%提高到80%以上,基本进入合理区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司长卢桂新在论坛上强调,2019年,要在坚决巩固产能有效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钢铁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努力“补短板”、“补薄弱环节”,推动钢铁产业由大变强。

降低京津冀钢铁总量提上日程 巩固去产能成果

据悉,钢铁工业转型升级困难重重,要克服困难,推进结构优化调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长三角地区钢铁产能过度集中,高炉-转炉流程过长。以京津冀地区为例,以全国2.2%的土地面积为基础,承担全国粗钢产量的25%,高炉-转炉长流程比例约为98%。单位面积污染排放量大、能耗高的问题十分突出。此外,地方政府倾向于简化省内乃至市县钢铁企业的搬迁,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钢铁总产能与区域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

降低京津冀钢铁总量提上日程 巩固去产能成果

“巩固去产能成果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卢桂新说,要把全国总量削减的重点转移到结构优化和调整上来。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将继续督促未完成“十三五”脱困目标任务的省份加大工作力度,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脱困的重要抓手,加快实施整体退出、关停和清理,完成既定工作目标。进一步研究和强化环境保护、土地、能源和水资源约束,促进京津冀等环境敏感地区钢铁产能向外转移,减少区域钢铁总量,优化空.布局结构继续推进京津冀等重点地区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明确钢铁产能跨区域转移对能源消耗总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具体要求。鼓励高炉-转炉长流程企业向电炉短流程企业转型,重点在环境容量、市场需求、废钢资源和钢铁产能相对不足的地区有序引导电炉短流程炼钢发展,最终形成合理的钢铁长流程和短流程布局结构。

降低京津冀钢铁总量提上日程 巩固去产能成果

同时,仍有必要防范产能扩张的冲动。“随着钢铁行业市场形势持续好转,在高利润的带动下,一些地区和企业投资钢铁行业的意愿增强,扩大产能的冲动明显。”卢桂新表示,违法建设时有发生,比如以铸造、铁合金或循环经济的名义生产钢材,试图恢复停止冶炼项目的建设,以及非法新增电炉钢。“带钢”的复苏更加隐蔽,一些企业仍在冒险。此外,还有没有严格执行容量替换政策的问题。

降低京津冀钢铁总量提上日程 巩固去产能成果

今年,有关部门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严禁违规增产。卢桂新表示,2019年,部际联席会议将组织对钢铁产能违规多发的重点省份巩固和化解产能过剩成果进行抽查,继续利用卫星遥感、电力监控、举报平台等手段,保持对钢铁产能违规的高压态势。各地要严格执行产能置换政策,确保产能置换,进一步加强对产能置换实施情况的审计、检查和监督,确保既定的产能置换和禁止新增产能政策落实到位。

降低京津冀钢铁总量提上日程 巩固去产能成果

据悉,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MIIT)将在全国范围内对公开发布的产能置换方案进行“审查”,对重复置换、虚假置换、批量小批量大批量、未按法律法规实施置换方案的企业进行联合处罚,加大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力度,强化负面警示,进一步扩大和巩固化解钢铁产能过剩的成果。(《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周磊)

标题:降低京津冀钢铁总量提上日程 巩固去产能成果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5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