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24字,读完约5分钟
核心阅读
从提高发展潜力和金融可持续性的角度出发,大规模实施减税和减费,不仅是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的重大举措,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关键事件”。
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于3月5日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交了《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和《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预算报告被形象地称为“国民账户”。今年财政资金如何使用,重点领域的支出如何保证?鉴于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记者采访了代表们。
减税和减费激活,改善民生,实实在在的行动
2018年,中国大力实施减税和减费,全年企业和个人减税和减费约1.3万亿元。"企业真正感受到了减税和减费的力度."海南省儋州市市长朱洪武举了一个例子。例如,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半政策的范围扩大了,使海南许多从事旅游和零售业的小商店成为直接受益者。
“从2013年到2017年,只增加一项营改增就将导致税收总额减少2.1万亿元,加上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和各种收费,这将使市场参与者的负担减少3万亿元以上。”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委员表示,减税和减费对经营良好的企业来说是锦上添花,对困难企业来说是及时的帮助。作为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具有长期效应。
委员会成员、江西农业大学副校长刘说:“财政投入只会增加。特别是污染防治支持资金的快速增长表明了坚持绿色发展的决心。”
2018年,中央政府对社会和民生的投资继续增长。“84.4%的中央财政教育转移支付投向中西部地区,向贫困地区倾斜,可以有效弥补不足,促进发展。”专员刘对说:
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了效率,减少了近2万亿元的税费
今年如何实施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应提高效率,发挥反周期调节作用,增强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的调控,促进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专员刘尚希说。
全年,企业所得税和社保缴费负担将减少近2万亿元,比以前有所增加,这是实体经济特别期待的。预算报告提出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目前16%的税率下调至13%,将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目前10%的税率下调至9%,确保主要行业税收负担明显减轻;保持6%的税率不变,但采取增加生产生活服务业税收减免等配套措施,确保各行业税收负担只减不增。从今年5月1日起,各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将降至16%,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社会保障缴费负担将大幅减轻。
“今年的减税是包容性减税和结构性减税的结合。重点是减轻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的税收负担,更多的企业将从中受益。”刘尚希专员认为,从提高发展潜力和金融可持续性的角度出发,大规模实施减税和减费,不仅是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的重大举措,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一件大事”。
民生支出不应减少,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应提高
积极财政政策的“强化”也体现在财政支出的增加上。
“2018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预算安排均与重大决策安排相比较,国际收支平衡、重点突出、有保障。”广东省财政厅厅长戴云龙说。
今年财政支出超过23万亿元,增长6.5%。从财政支出来看,各个领域对财政资金的需求都很大。支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三大战役打好基础,实施农村振兴战略,加大对基本民生领域的投入,增强基层金融支持能力等。,都需要给予优先保护。
——大力支持扶贫。中央财政安排专项扶贫资金1260.95亿元,增长18.9%,主要用于贫困地区。
——积极支持污染防治。中央财政安排250亿元用于大气污染防治,增长25%。以治理城市黑臭水体为重点,水污染防治投入300亿元,增长45.3%。
——提高养老保障水平,促进健康中国建设。企业、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平均提高5%左右;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30元,达到每人每年520元。
“中央政府加大了转移支付力度,增强了对财政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这对基层政府来说是一场及时雨。”戴云龙代表说,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平衡转移支付增加了10.9%,对老、幼、穷地区的转移支付增加了14.7%,均超过了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
“国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国家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6.5%,赤字比例从2.6%适度提高到2.8%,这是安全合理的,也为未来空留出了政策空间。”委员会成员刘尚希认为。
“要提高金融资本配置的效率,还不如用钢铁换刀刃。在预算安排上,要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保障好保险支出,减少的支出一定要减少。”戴云龙代表认为,预算报告不仅增加了对民生等领域的投入,还明确要求政府过紧日子,一般支出减少不低于5%,淘汰低效低效低效支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记者、瞿、邱、文素薇、谢、韩信)(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演播室)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张兴华
标题:瞄准高质量,好钢用在刀刃上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5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