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80字,读完约5分钟

我们的记者刘银喜

通讯员徐朝阳吴德言姚敏

张掖市山丹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是国家区域外的“插花”贫困县。2016年,全县共有贫困家庭8500户,2896户。年末,1830户、5572人脱贫,分别占63.19%和65.56%,扶贫效果显著。

然而,长期的扶贫实践表明,暂时摆脱贫困比不回到贫困就摆脱贫困更容易。在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中,如何防止贫困户再次陷入贫困,做好“修”和“防”,杜绝“漫灌”金融扶贫方式,确保有限的金融资源发挥最大效用,一直是中国人民银行山丹县支行的重要研究课题。

奏响金融脱贫攻坚的“精准音符”

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山丹县支行被列为“脱贫防贫”金融支持创新试点银行。为此,本行创新扶贫再融资资金使用方式,与县金融办、扶贫办、山丹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大胆探索扶贫贷款“三色管理”模式,确保金融扶贫和扶贫工作的精细化。

奏响金融脱贫攻坚的“精准音符”

“三色管理模式的核心在于对贫困农民及其资金需求进行精细的分层。”中国人民银行山丹县支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对贫困农户生产经营状况和资金需求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甘肃省贫困标准的贫困退出受理办法,本行会同山丹农村商业银行,将贫困农户准确划分为三级。2016年,年均纯收入达到规定的3500元扶贫标准,家庭主要是孤寡老人。发展动力不足的贫困户被列为极易返贫户(一等红);对于年平均纯收入在4000元至5000元之间、家庭人口多、劳动力少、资金匮乏、缺乏技术、耕作相对简单的贫困家庭,将其分为容易返贫的家庭(次生桔);年平均纯收入5000元以上、家庭劳动力有能力通过自我发展不断增加收入的贫困家庭,被列为不易返贫家庭(三级蓝)。

奏响金融脱贫攻坚的“精准音符”

对于标有不同颜色的农户,山丹农村商业银行利用扶贫再融资资金,采取差异化措施给予信贷支持。对于容易返贫的“一等红”家庭,“帮助”应优先考虑。农村商业银行向贫困家庭发放5万至10万元的再贷款资金,但这些资金被富人和人才等帮工使用,贫困家庭从帮工那里获得工作收入和分红。对于那些容易重新陷入贫困的“二级橙”家庭,“支持”应该得到优先考虑。农村商业银行根据信用等级给予10万元至20万元的再贷款扶贫资金,重点支持贫困农户后续资金,有效帮助贫困农户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对于不容易重新陷入贫困的“三等蓝”家庭来说,“引进”显然是主要因素。农村商业银行贷款约40万元,帮助贫困家庭发展特色产业,提高自我发展和自我解脱能力,确保贫困成果的巩固。

奏响金融脱贫攻坚的“精准音符”

截至2018年9月底,山丹农村商业银行已为全县1830户贫困家庭建立了经济记录,其中“一级红”78户,“二级橙”159户,“三级蓝”1593户。

刘百成是山丹县陈湖镇四沟村的一个贫困家庭,由于母亲常年生病,他无法外出工作。虽然村里打零工的年收入超过6000元,符合扶贫标准,但一个四口之家的开支,家庭负担仍然很重。为了稳定扶贫成果,山丹农村商业银行将刘百成列为极易返贫的“一等红”家庭,并以扶贫再融资资金向其发放了5万元贷款。刘百成在村里的新源蘑菇种植专业合作社投资了5万元,除了工作收入外,他还获得了每年约3000元的分红。2018年,在山丹农村商业银行的大力支持和村党支部的鼓励下,刘百成建了两个蘑菇大棚,预计年收入近2万元。“多亏了中国人民银行的扶贫再融资和农村商业银行的支持,现在的日子好多了,不用担心他们的生活。”刘百成高兴地说。

奏响金融脱贫攻坚的“精准音符”

越来越多的贫困家庭依靠结对援助和精细分层后的精确信贷支持,走上了依靠自己的劳动和努力脱贫致富的道路,脱贫和防止返贫的成效开始显现。截至目前,山丹农村商业银行利用中央银行扶贫再融资资金共发放扶贫贷款3.88亿元,其中2.48亿元用于扶贫和防贫。截至2017年底,全县1830名贫困农民人均收入达到5947元,增长516元,增长9.5%。

奏响金融脱贫攻坚的“精准音符”

“通过‘三色管理’模式,我们建立了针对贫困家庭的动态管理机制。一方面,有限的金融资源被准确地配置到贫困村的农业经营领域,为扩大农民经营规模、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经营收入提供了金融支持;另一方面,由于人们的政策,我们也可以方便地建立一个帮助菜单,以便将“扶贫”和“扶持智慧”结合起来,在特殊行业中培育扶贫项目,使农民摆脱贫困。”山丹农村商业银行行长张建华说。自2017年以来,山丹农村商业银行一直对“精准”这个词大惊小怪。在扶贫贷款“三色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全县13个贫困村的联动清单,并为有贷款需求和发展能力的贫困家庭和已脱贫农民建立了一对一的精准扶贫菜单,实现了对贫困村不同类型农民信贷支持的有效覆盖。

奏响金融脱贫攻坚的“精准音符”

随着金融脱贫和反贫困的深入推进,山丹县农业持续增长和发展,特殊行业引导贫困家庭脱贫的政策效应不断显现。截至2018年9月底,山丹县各类农作物种植面积77.63万亩,同比增长25.8%;新增钢架温室1260个,同比增长19.32%;食用菌种植大棚760个,同比增长28.38%。建设10个集生活、生产、生态观光为一体的农村综合休闲农业示范点;建成中药材生产基地3万亩,枸杞、油牡丹、红花等特色产业基地1.8万亩。“一村一品”和“一村多品”的产业布局正在形成,脱贫和防止返贫的基础不断稳固。

标题:奏响金融脱贫攻坚的“精准音符”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4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