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97字,读完约3分钟

广西柳城县沙铺镇红莲村叶家屯村民叶,是著名的“酸竹笋王”。多年来,他带领村民依靠酸竹笋加工业创造了一个新的财富世界。

从16岁开始,叶就和奶奶一起学做酸笋,从事酸笋加工已经30年了。他坚持按照祖先传下来的“古代方法”制作酸竹笋,不添加任何添加剂,必须腌制20多天才能上市。正是由于这种难得的坚持,叶腌制的酸笋品质优良,色泽鲜亮,味道鲜美,这也是他的酸笋能出现在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中的原因。《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叶的酸竹笋成了“净红”食品,年产量达数十万斤,畅销全国各地。

叶亚亮:“酸笋大王”带富一方百姓

现在,叶已经建立了一个年产数百万元的酸竹笋加工厂,但他并没有忘记生活在贫困中的村民。他热情地招募村里的贫困户到工厂工作,并通过免费的技术培训,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掌握了一套酸竹笋加工技术。对于工厂里的辛勤劳动者,叶采用了定时算账、逐日结算的方法,及时将劳动报酬兑现给了贫困家庭,给了他们一个安心,无形中增强了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为了方便贫困家庭料理家务,酸竹笋加工厂采用了弹性工作模式,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和持续时间。

叶亚亮:“酸笋大王”带富一方百姓

随着加工厂出货量的增加,叶种植的30多亩甜竹笋产量已不能满足现有酸竹笋的加工需求。因此,他想带领村里的贫困户种植酸竹笋--大头甜竹笋。这一想法得到了沙浦镇政府和县扶贫办的大力支持。

2016年,叶在柳林县成立了竹笋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村23户贫困户种植了500多亩大头甜竹笋。现在,红莲村大头甜竹笋的种植规模已经扩大到800多亩,贫困家庭也通过签订协议加入了合作社,成为合作社的所有者。同时,叶还免费为贫困户提供优质种苗和技术指导,并与他们签订了购买合同,实行保购。在政府的支持下,叶投资近40万元对加工厂进行了改造和扩建,使加工厂面积从200平方米增加到400平方米,年产量从50万斤增加到100万斤。

叶亚亮:“酸笋大王”带富一方百姓

此后,叶与有关部门合作,先后在柳州市建立竹笋高产栽培示范基地和蜗牛粉原料(竹笋栽培)示范基地。大头甜竹笋已经成为红莲村的特色产业之一,种植这种竹笋的贫困户也有了稳定的收入。

集体经济发展一直是红莲村的薄弱环节。截至2016年底,红莲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仅为2000元,制约了红莲村的整体发展。为了发展本村集体经济,叶与本村“两委”达成合作协议,通过土地转让和土地入股合作社参与生产经营,年底分红。合理的经营模式为合作社和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叶亚亮:“酸笋大王”带富一方百姓

对于今后的发展,有计划引进更先进的加工设备,增加酸豆等产品的品种,同时变粗加工为精加工,从而为市县蜗牛粉加工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原料,进一步提高工厂的效率,继续带领村民过上富裕的生活。(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郑桐通讯员姚林)

标题:叶亚亮:“酸笋大王”带富一方百姓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4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