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48字,读完约6分钟
随着保本理财即将退出江湖,货币基金收益率一再下滑,互联网金融正处于十字路口...目前,投资者可供选择的投资产品有限。在这种背景下,许多中小银行推出了以“活期”和“保本保息”为卖点的“智能存款”产品,其中民营银行最为活跃。因为年化利率基本上在4%左右,所以受到市场的高度追捧。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民营银行还没有成立很长时间,在知名度和网点方面也没有优势。此外,监管要求银行间整合基金的余额不得超过银行总负债的三分之一。存款规模小是目前民营银行面临的一大难题。虽然智能存款模式的创新有助于私人银行快速进行大额存款,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定期存款是“流动的”
通过梳理各种智能存款产品的规格,可以发现智能存款一般具有起点低、保本保利、可随存随取的特点,利率与理财产品相差不远。客户购买智能存款并存入三年或五年定期存款;如果提前支取,该定期存款的收益权将转移到其他金融服务机构,从而获得高于当前利率的收益。
一位私人银行家告诉记者,“存款期限越长,价格越高。所谓的智能存款是一种存款产品,银行需要支付100%。当储户想提前取款时,他们会找一家金融公司,比如信托公司,购买未来存款(收益权)。对银行来说,这相当于把这笔存款从甲储户转到乙储户。”
“私人银行智能存款的高利率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即智能存款背后的业务模式不同于过去的传统存款,而是一种可以转移定期存款收益权的产品。”恒丰银行战略研究部研究员唐丽华分析说,他之所以能在短期内获得较高的回报,是因为他通过这种资产转移的方式认识到了资金池的期限错配,使定期存款“流动”。同时,为了平衡收益,资产被投资于高收益品种。投资者存入资金相当于进入定期存款的资金池,利率提前锁定。如果投资者想提前支取,定期存款的收益权将转移给第三方金融机构,由第三方金融机构支付本金和收益。当定期存款到期时,银行将向第三方机构支付差价和费用。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上大多数智能存款产品都是由私人银行推出的。荣360数据研究所分析师杨惠民表示,民营银行之所以能给投资者提供如此高的利率,主要与民营银行业务的特殊性有关。私人银行主要关注利率相对较高的小额贷款,因此这种活期存款实际上可以使银行锁定定期存款,从而支持贷款资金。这种高利率贷款基本上可以覆盖高利率的定期存款。
探索创新模式
虽然智能存款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但它们也引发了许多投资者的疑问:智能存款安全吗?这么高的利率有什么风险吗?根据几种智能存款产品介绍,这些产品都是银行法定存款,本金安全有保障。
上述私人银行家表示:“这种存款对储户没有影响。如果两个储户达成协议转移存款,对银行不会有任何影响。事实上,储户不太可能找到能够“接管”剩余存款的机构。在智能存款模式中,银行会推荐这类机构。”
然而,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模式创新可能包含一些风险。唐丽华认为,“一方面,增加第三方机构相当于延长资本链,在第三方机构资格和身份不透明的情况下,这增加了交易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在交易中,较高的资本成本意味着投资回报较高的资产以平衡回报。在当前经济低迷和信贷风险增加的情况下,投资失败的坏账风险将会增加。由于高成本资金的快速流入,我们必须找到更多高投资回报的资产。这种恶性循环将增加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一旦合作的第三方机构难以支付,它们将为私人银行的可持续和稳定运作埋下潜在风险。”
从流动性角度来看,杨惠民表示,如果投资者集中提款,第三方机构无法提前还款,很容易造成流动性风险。但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有存款保险。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存款在提前支取时不能兑现,但定期存款到期后仍可赎回。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损失本金和利息的风险并不大。从监管的角度来看,目前在存款或财务管理方面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所以这取决于未来的监管态度。
“目前,智能存款产品的性质仍有争议。预计在下一步监管中,将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明确此类产品的起点,同时将评估其是否符合存款保险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未来智能存款产品的规模增长可能会受到很大限制。”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何飞说。
事实上,智能存款业务的创新模式仍有待探索。唐丽华认为,一方面,有必要提高资产回报的稳定预期。首先,民营银行需要加强自身的风险防控、风险隔离等能力建设;二是提升资产的投资和研究能力,与第三方机构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第三,增加更多资质较高的合作机构,实行分散投资。另一方面,要增加第三方合作机构的透明度,探索实施名单管理。同时,监管机构需要加强对第三方机构准入的监管,加强流程控制,防范交叉风险。
需要解决节约资金的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存款的盛行反映了私人银行负债的困难。据业内人士透露,国内民营银行成立时间不长,在知名度和网点上都没有优势。在监管要求下,银行间整合资金余额不应超过银行总负债的三分之一,存款规模小是目前民营银行面临的一大困境。
"目前,民营银行债务规模的扩大主要依赖于银行间负债."唐丽华说,这是因为,一方面,私人银行的业务渠道受到无法跨地区设立分行的限制,一些私人银行没有线下网点,远程开户也没有真正放开,因此吸收储蓄存款的渠道受阻。另一方面,民营银行的品牌和资本限制了其在传统存款业务中与商业银行的竞争。因此,事实上,民营银行面临着许多障碍。
上述私人银行家坦承,目前该行约三分之二的负债来自同业,这一比例正在逐渐下降,三分之一来自客户存款和企业存款。不过,他也表示,使用智能存款来储蓄资金可能只是目前小银行资金短缺的一个过渡计划,这可能不会成为一种趋势。
民营银行发展中的长期问题仍需不断解决。何飞认为,智能存款对民营银行具有积极意义,但这种模式不能解决民营银行发展中的长期问题。对于私人银行来说,有必要将它们分为不同的类别。有线下网点和网上场景的私人银行压力不大,但它们对既没有线下网点也没有网上场景的私人银行有很大影响。主要原因是一类账户必须在银行前面开立,而二类和三类账户可以在网上开立,但金额非常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一度流行的智能存款显示出降温的迹象。以伟众银行为例,我行推出的“智能存款+”产品自2018年12月20日起暂停使用;富民银行推出的“富民宝”现在每天都在出售;中邦银行推出的中邦宝现在是配额购买。
标题:智能存款:揽储利器风险几何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4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