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11字,读完约3分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1月25日电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报道,2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印发《生态扶贫工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要求生态保护要充分发挥其在扶贫和扶贫中的作用。该规划由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业局、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和国务院扶贫办共同制定。
《建议》指出,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采取非常规措施,通过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增加生态补偿、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创新生态扶贫方式,有效增加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支持扶贫开发,促进贫困地区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协调,促进扶贫开发和可持续发展,使贫困人口从生态保护和恢复中获得更多利益,实现扶贫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
根据“计划”,中央政府的有关部门负责制定政策,确定工作安排,加强评估和监督。创新体制机制,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参与生态扶贫工作,协调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将尊重、适应和保护自然纳入生态扶贫工作的全过程。准确定位14个连片贫困地区、区外重点扶贫开发县和已建卡贫困家庭,突出深层贫困地区,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导向,以扶贫为重点,加强扶贫政策衔接,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生态扶贫政策措施,确保生态扶贫工作有效开展。
根据该计划,到2020年,通过参与生态保护、生态恢复工程和发展生态产业,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将显著提高,生产和生活条件将显著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增强,生态保护补偿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力争建立12000个生态建设扶贫专业合作社(包括10000个造林合作社(队)、2000个草畜合作社),吸纳10万贫困人口参与生态工程建设;新增生态卫士40万人(其中生态卫士30万人,草原卫士10万人);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将增加约1500万贫困人口的收入。
该计划强调,应通过参与工程建设、设立生态公益岗位、发展生态产业和实施生态保护补偿政策来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加强贫困地区生态保护和恢复,在各项重大生态工程和资金安排上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组织动员贫困人口参与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提高贫困人口的效益。不断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逐步扩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生态补偿效益。依托和发挥贫困地区的生态资源禀赋优势,与生态保护紧密结合、市场相对稳定的特色产业将有效地将其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标题:六部门制定《生态扶贫工作方案》 推动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进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8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