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44字,读完约5分钟
新华社南宁1月25日电:桂东“新汽车城”的崛起
新华社记者刘伟,徐海涛和曹玉明
广西贵港是一座传统的农业城市。然而,近年来,通过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和优化投资环境,新能源汽车和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已经实现。一座新的汽车城正在桂东崛起。
新能源汽车“贵港制造”
贵港市街道上拥挤的车流中有许多电动公交车和新能源出租车。"许多汽车都是本地生产的。"贵港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陈晓东表示,两年前,贵港市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仍是空白。
贵港是中国西部传统的农业城市,拥有最大的内河港口,但其工业经济发展一度滞后。如何改变发展模式?近年来,贵港市着手发展新能源汽车和电动汽车产业,目标是在广西建立第二个汽车生产基地。
2016年1月,长春华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从长春迁至贵港。近日,记者在企业新址看到,生产车间的工人正在工作,一批组装好的全新汽车整齐地摆放在一旁,企业二期规划的部分车型停放在汽车展厅。
“我们公司花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进行谈判并签署合同,才下线。这种速度在业内是罕见的。”该公司副总经理田晓鹏说。
作为贵港第一家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华奥敲开了“贵港制造”的大门。陈晓东表示,截至2017年底,贵港已引进4家新能源汽车企业,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糖)示范园区已建成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汽车生产基地。
“工厂的电动汽车年产量超过3万辆,今年基本销售一空。”在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汽车生产基地,广西柳钢大岭电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车间主任唐永兴向记者介绍了公司的发展情况。基地有大岭等70多家企业签约进入基地,涵盖零部件生产、汽车装配等。生产的电动汽车销往泰国和其他地方。
看着我家门前的公园变得越来越热闹,以前在外地工作的贵港人开始回家选择工作。“每天工作8小时,每月收入超过2000元,还要照顾我的家人。”在园区内一家电动汽车制造商从事轮胎安装的路说。
统计显示,2017年,仅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汽车生产基地就将创造3000多个新就业岗位。
优化“筑巢引凤”的商业环境
新能源汽车企业从无到有的发展与贵港发展理念的转变密切相关。近年来,贵港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产业转型,放松工作,放宽政策,大力服务,使企业进入、留在、发展好。
“贵港是西部大开发、东部产业转移等多项优惠政策的叠加区。政策和区位优势显而易见。”贵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黄创友表示,当地人口众多,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就业需求。
虽然地方好,位置好,但很多外国企业对贵港还是不熟悉。为了吸引更多的企业来贵港“安信家园”,当地政府发起了“大招商、大招商”活动,仅2017年就组织了1700多项招商活动。“我们始终坚持以‘诚信’吸引投资,以诚信打动投资者。”贵港投资促进局局长李吉均说,他在一年中参加了180多次投资洽谈会。
“贵港有一个明确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计划,这让我们公司吃到了‘安心’。”田晓鹏表示,在企业落户过程中,贵港提供了多项优惠政策,有效降低了企业成本。
企业进入后,遵循精确服务。贵港市商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当地政府不断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2017年,贵港通过开展“市长接待企业日”,协调解决了20家企业提出的70多个问题。同时,地方领导和市政部门也直接指向服务企业,协调解决企业的土地和融资问题。
在优惠政策和地方积极行动的背景下,2017年贵港企业投资环境满意度跃居广西首位,贵港新能源汽车等新产业发展也步入快车道。目前,当地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销售已经形成产业集聚趋势,周边市县的一些企业已经开始自愿向贵港转移。
深度布局开拓市场
为了建设广西第二个汽车城,贵港有一个长期的目标。陈晓东表示,新能源汽车和电动自行车在中国发展前景广阔,贵港将力争到2020年左右实现相关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
“2018年,艾玛、绿源等知名电动汽车公司将在贵港开工建设,龙头企业的主导作用将进一步凸显。”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办公室主任谭守富说,根据规划,到2020年,园区将实现生产两轮、三轮汽车300万台、四轮汽车20万台、电动汽车配套件350万台的目标,建成完整的产业链。
“我们公司将在建设的第二阶段扩大产品结构,年生产能力为5万辆轿车和20万辆SUV吉普。”田晓鹏表示,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对于实现规划目标非常重要。
李吉均表示,为了进一步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西江担保公司和产业发展基金成立,为企业融资提供支持。同时,我们还加快了西江职业教育园区的建设,并引进广西工业职业学院和物流职业技术学院,试图为企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
贵港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贵港将继续打造“新”品,引进和拉长新能源产业链,打造完善的产业发展集群,尽快建成广西第二个汽车生产基地。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雷丽娜
标题:桂东崛起“新汽车城”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8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