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96字,读完约8分钟

2017年12月24日,“昆龙”ag600首次在珠海飞行。

新华社记者刘大伟照片

制图:蔡华为

近日,ag600两栖飞机“昆龙”首次试飞成功,党中央、国务院发来贺电,表示热烈祝贺和亲切慰问。Ag600与云-20大型运输机和c919大型喷气客机一起,被称为中国大型飞机的“三兄弟”。

与两个“哥们”相比,ag600飞机似乎并不那么出名,但就开发的难度和意义而言,它并不亚于前两个。它的诞生填补了中国大型两栖飞机研发领域的“きだよ 0号”,而空的飞行产业也经历了一个飞跃,比首次飞行落后了八年多一个小时。

一架飞机带起一片产业

提高救援能力

单次注水的灭火面积相当于一个小足球场大小,一次可以救助50名海上遇险人员

“中国神器”ag600在世界各地旅行了九天,它是一个水陆两用的专家,有一架飞机用于天空勘测,一艘船用于着陆。

为什么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两栖飞机?

中国航空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ag600项目总指挥陈原宪介绍说,在2008年汶川地震的救援过程中,中国航空空应急救援系统存在不足,急需能够下海的救援设备。后来,十多位院士建议国家制造大型特种民用飞机。作为国家航空空工业重大项目开发项目,ag600于2009年6月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及财政部的正式批准。

一架飞机带起一片产业

据统计,中国每年有4亿人受到各种灾害的影响,平均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如何建立一个更好的包括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在内的应急救援体系,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一个重大课题。

“ag600的开发正是为了满足中国空.消防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陈对说道。中国林业资源丰富,许多林区山势陡峭,地形复杂,交通困难,气候条件恶劣。如果发生森林火灾,地面人员很难在第一时间有效扑灭。空的灭火效率远远高于地面救援。同时,中国目前的海上搜救能力仅限于满足近海和浅海海难救援的需要。中国参与了马航mh370的搜救行动,暴露了海上搜救的一些不适应性。随着中国远洋战略发展目标的实施,完善中国远洋海上搜救和安全体系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架飞机带起一片产业

在这种情况下,身材高大、技术娴熟的ag600能够发挥速度快、射程远、载重量大、观测覆盖面广的优势,具有水陆起飞的特点,是一位高效、不可替代的空救援通才。

“就森林灭火而言,ag600飞机的最大携水能力是12吨,它可以在20秒钟内一次取水12吨。单次注水的灭火面积可达4000多平方米,几乎相当于一个小足球场的大小。同时,它也可能被困住。人们和其他消防队员以及消防机械打开了进出火区的安全通道。”ag600飞机总设计师黄玲才介绍。

一架飞机带起一片产业

在海上搜救中,与直升机、船只等平台相比,ag600飞机速度更快,航程更长。其海上搜救速度可达400-500公里/小时,航程可达4000多公里,起飞和着陆的抗风浪能力不低于两米。它可以一次救助50名遇险人员或装载相应重量的/0/投资材料。

一架飞机带起一片产业

按照“两栖、多类型、系列开发”的设计思路,通过系列开发、改进和改装,ag600飞机还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增加和改装必要的设备,以满足执行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资源勘探、岛礁运输等任务的需要,为一带一路提供海上航行安全保障和应急保障。

一架飞机带起一片产业

促进中国的智力创造

采用“总承包商-供应商”模式,供应商“打磨珍珠”,总承包商挑选珍珠“佩戴项链”

作为国内大型飞机“三兄弟”的“三兄弟”,ag600飞机一诞生就赢得了世界第一名——目前世界上正在研究的最大的两栖飞机。最大起飞重量为53.5吨,载重量大,航程长,电池寿命长。此外,这位大块头拥有整台机器的5万多个结构和系统零件,其中98%由国内供应商提供,整台机器上95%以上的成品都是国产产品,包括四个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国产大飞机”。

一架飞机带起一片产业

“对于中国航空空公司来说,这是第一次研制出这样一种可以在陆地上起飞和降落,在水上起飞和降落的大型特种飞机;放眼世界,类似类型的飞机很少。”黄玲才说道。

从项目建立、设计、主要机身制造商的联合制造,到适航标签和最终装配,过去八年中ag600开发的几乎每一步都是大型特种飞机的尝试和突破。例如,在飞机上特别显眼的巨型起落架是开创性的,它是中国最高的单支柱起落架,具有最复杂的收放系统。飞机起落架的布局直接影响地面运动和水上滑行的稳定性。为了保证船体型机身的水动力性能,不破坏泵舱的底部结构设计,主起落架的设计不像其它运输机或民用客机那样存放在腹部或机翼上,而是存放在机身侧面主起落架的整流罩上。通过三维建模和运动仿真技术,设计团队不断优化起落架的结构和收放方式,首次掌握了两栖起落架的关键技术。

一架飞机带起一片产业

“在ag600飞机的开发过程中,有无数的个人创新。更有价值的是,一个高水平的设计团队已经得到培训,一个集成的创新系统已经建立。系统中的创新相互关联,填补了中国大型两栖飞机发展领域的空空白。可以说,推进“中国智力创新”的战略任务已经圆满完成。”空航空工业童菲公司副总经理、ag项目执行副总指挥张舒威说。

一架飞机带起一片产业

如何刺激和整合如此多的创新?整个机器的50,000多个结构和系统部件是如何协同工作的?“总承包商-供应商”模式已经成为赢得这项复杂而艰巨的研发任务的法宝。“主承包商-供应商”模式是世界上大型飞机制造商广泛采用的研发模式。在ag600的开发过程中,航空空工业童菲公司是主要负责人,航空空工业相关单位和国内供应商参与开发。这是一次航空空产业合作,涉及来自20多个省市、150多个企事业单位和10多所大学的数万名科研人员。

一架飞机带起一片产业

“在这种模式下,每个供应商的任务就像抛光珍珠,而主承包商的任务是挑选珍珠,并将其佩戴成珍珠项链。”ag600飞机的主要制造商王树哲做了一个类比。“磨珍珠”不容易,“戴项链”也不是小工程。有必要逐层分解和发布需求,然后在顶层结构的基础上集成设计。在这个过程中,童菲航空工业华南公司应用了各种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例如,在大型飞机部件对接工装的开发中,开发了低成本的半自动柔性对接工装,大大降低了成本;为了协调装配后大型零件的操作,充分采用了数字化协调装配工艺,开发了6套标准工人和7套协调数据集...“AG 600为中国‘主供’模式下的大型通用飞机开发创造了一个模式。”王树哲说道。

一架飞机带起一片产业

ag600的起飞带动了空航空产业集群的崛起。张淑珍表示,ag600飞机的开发培养了20多家系统级成品供应商,带动了国内多家民航空设备制造企业的发展,并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在整个航空空大型合作系统中,实现了全三维、数字化、自动化等。

一架飞机带起一片产业

提高适航性

水上首飞计划于今年在荆门漳河水上机场完成

在民用航空领域,有一句话,“民用航空器的发展首先要有适航”。适航认证,即民用航空空设备的产品和部件的质量和安全可用性的认证,是民用飞机进入市场的先决条件。简而言之,飞机在研制完成后不能直接上天,只有在通过各方面的适航认证后才能上天。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冯曾表示,适航审定能力是中国成为民航强国急需弥补的四大不足之一。

一架飞机带起一片产业

由于国内机载成品和零部件的广泛使用,以及国内民用飞机发展的适航基础相对薄弱,ag600飞机的适航认证存在诸多困难,如国内金属材料的适航验证、系统安全要求的制定、成品的适航和供应商的适航管理等。开发团队进行了100多次大规模测试,3000多次设备安全测试,召开了300多次适航审查会议,确认了数千个部件制造符合性项目,数万个制造符合性检查程序,完成了42项大型结构部件的适航预检查和当地制造符合性检查,发布了2000多份最终装配说明...ag600克服了各种困难,仅用两年时间就有效地完成了两架飞机的大型部件和机载系统的交付。

一架飞机带起一片产业

“ag600飞机的开发探索了中国大型水上飞机的适航认证,极大地提升了国内航空空制造供应商的适航理念和适航能力。民航局和申请人共同开展了水上适航认证技术研究,并提出了认证方案,填补了中国民用两栖飞机水上认证的空空白ag600飞机适航审查负责人解钰文表示,适航能力的提高不仅是中国成为民航强国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的重要一步。

一架飞机带起一片产业

首次陆上飞行只是漫长旅程的第一步。张透露,ag600飞机的试飞比国内其他机型复杂。ag600首次陆上飞行后,将于2018年在荆门漳河水上机场完成首次水上飞行。他说:“ag600大型飞机获得适航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将以空航空业的集体智慧,面对困难,尽快实现我们的最终目标——让ag600国产特种大型飞机取得商业成功。”

标题:一架飞机带起一片产业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8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