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82字,读完约3分钟
阳江市紧紧围绕中国和广东省“互联网+政府服务”改革,以及广东省推进“一门一网”政府服务模式和广东“数字政府”建设的工作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坚持问题导向,以政府服务体系和应用服务创新为突破口,强化顶层设计,突出资源整合,注重改革实效,努力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科学可行的政府服务体系
完善制度机制建设
在接受阳江市服务中心采访时,记者了解到,阳江市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努力突破体制和机制的瓶颈。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委两局四中心”、“管运分离”的政府服务管理体系。通过线上线下互联实现政府服务的深度整合;实体服务大厅、在线服务大厅、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和12345综合服务热线平台将“四位一体”,实现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公共资源交易、中介服务和咨询投诉“一站式”服务;市、县(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政府系统的组织结构上下贯通,各种信息和数据畅通无阻,资源共享,实现了政府服务的跨层次整合;充分发挥组织、财政、发展改革、行政和民政等部门的共同努力,实现政府服务的多向整合。
丰富应用服务内容
阳江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严格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一门一网”模式改革。目前,全市政务服务大厅共有86个服务窗口,现已进驻全市和江城区65个职能单位(部门),270名工作人员,集中办理823件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连接和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审批服务系统,有效打破部门信息壁垒,促进跨部门、跨地区、跨层次的业务协作和各级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互联共享。真正实现“一号申请、一个网络管理、一个窗口受理、一线服务、一片云支持、一站式审批、一个平台交易、一个中介超市”的“八个一”,不断丰富政府服务的应用服务内容。
为吸引投资开绿灯
阳江市服务中心也进行了一次商业系统的重大改革,帮助企业无忧无虑地进入市场。一方面,开展“证照分离”试点改革,开展商业登记“银企直通车”服务;另一方面,实行“互联网+商业登记”的服务模式。此外,还有国内有限责任公司名称的预先核准、国内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的登记、“多证一照一码”的改革、准经营控制的减少以及核准后分类的发展。着力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最大限度地降低市场准入成本,激发公众创业热情,促进市场主体平稳快速发展。据了解,从2013年10月1日至2017年12月底,新注册的商业实体有73,212家,比改革前四年的新注册实体增加了62.14%。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市内资企业25,617家,个体工商户108,694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432家,同比分别增长60.30%、46.60%和47.78%。
对于重点投资项目和重大投资项目,开辟了绿色审批服务渠道,促进了项目的快速办理,以“急事特办”为原则,促进了项目的落地、投资、建设和投产。审批时限从146个工作日减少到81个工作日,减少了45%,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标题:阳江探索特色政务服务体系建设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8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