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04字,读完约2分钟

据了解,目前中国养老保险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一方面,全国养老保险基金超过4万亿元,另一方面,各省养老保险入不敷出。因此,尽快实现全民养老保险是现阶段中国养老保险的改革目标。对此,《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社会保障专家、北京化工大学语法与法律学院教授刘昌平。

今年养老金全国统筹实行中央调剂制度

《证券日报》记者:2018年中国的养老保险会有什么进展?

刘昌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为民提出,2018年,中国将在全国范围内迈出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第一步,实行中央调节制度,以平衡不同地区的养老保险负担。

《证券日报》记者:你认为实现全民养老保险有什么必要?

刘昌平:统筹水平低一直是制约中国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弊病之一。长期以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公平性和效率性方面面临双重损失:不同统筹地区的管理体制不统一,制度实施方式不同,难以实现地区间的公平;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能顺利转移,制约了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制度“碎片化”的背景下,不同统筹地区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无法调整和使用,存在基金结余与赤字并存的局面;积累资金的分散分布使其无法进行有效投资,削弱了资金保值增值的能力。

今年养老金全国统筹实行中央调剂制度

《证券日报》记者:在实施全民养老保险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障碍?

刘昌平:过去,我国从市、县两级统筹向省级统筹的过渡并不顺利,传统的方法和路径未能有效解决统筹水平提高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包括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职工养老保险历史欠账不同、养老保险“属地管理”带来的制度差异、地方政府与上级政府的利益博弈等。如何在省级乃至全国范围内实现真正的基本养老金,是中国迫切需要探索和回答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今年养老金全国统筹实行中央调剂制度

《证券日报》记者:实现国家养老保险总体规划的意义是什么?

刘昌平:中央政府实现全国统筹养老金的决心已经充分体现在如此密集的政策和公告中。其意义在于:第一,解决支付率、待遇水平、转移接续、参与标准等公平问题,顺应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二是解决地区间养老负担不正常导致的养老保障能力差距过大的问题;第三,解决地方政府养老保险保障能力的差异;最后,消除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障碍,形成养老基金投资的有效规模。

标题:今年养老金全国统筹实行中央调剂制度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8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