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39字,读完约6分钟

2017年结束了。我们可以通过公司的数量来衡量一个地区的发展。

从中国上市卡的情况来看,能够上市的公司平均实力都比较强。

根据这一逻辑,我们不妨看看ipo的地区分布。

Ipo区域分布图

2017年是中国上市的重要一年,今年有438家上市公司,这是中国ipo史上最大的一年。这一数据也表明,监管当局不再重复过去的例行公事,并顶住了个股的下行压力,以确保ipo顺利进行。虽然注册系统没有出现,但推广它的决心是毋庸置疑的。

“中部崛起”何而不起?

当然,我们关心的不是注册系统,而是来自不同省份的玩家如何通过ipo获得奖励。

请看下图。

这是2017年a股上市企业数量的分布情况,是a股上市的年度,也是各省玩家的优势和劣势。这幅画描绘得很生动,与我们印象中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是一致的。例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的支柱地区。全国共有438家公司,长江三角洲占43%,广东占22%

“中部崛起”何而不起?

然而,仍有一些惊喜,如广东和浙江。从首次公开募股的数量来看,他们没想到自己的实力会如此强大。江苏也不错,但没想到属于长江三角洲的上海没有进入前三名,被广东、浙江和江苏甩在了一边。

然而,北京占用了各种资源,已经在广东、浙江和江苏开辟了几条街道,周边地区几乎寸草不生,天津4条,河北4条,内蒙古0条。山东一直是一个与广东同名的经济大省,但从17年的ipo数据来看,它与广东完全不同。

虽然振兴东北一再被提及,但失去它是不可抗拒的。上图中的孤星是什么?出人意料的是,在上面的画面中,中国中部的崛起和西部的发展仍然是零星的。房地产投机非常火爆的郑州在河南省只有四个,而另一个繁忙城市武汉的情况更糟,只有两个。

“中部崛起”何而不起?

换个角度看a股的整体区域分布。这种模式没有改变,广东、浙江和江苏是最强的,其次是北京和上海。目前,a股上市公司有3468家,其中广东568家,占16.38%,浙江414家,占11.94%,江苏381家,占10.99%。

纵观过去一年热卖的港股,广东几乎是一枝独秀。17年来,港股成为热点,50家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15家在广东上市,占30%。

因此,无论gdp如何装扮,无论是振兴东北、中部崛起还是西部大开发,公司的实力不言而喻。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中国经济最繁荣的地区。

-

从2017年a股上市公司数量看中国城市经济发展

我们根据本市情况编制了2017年ipo公司名单,具体如下:

深圳:40;

上海:38;

杭州:26;

北京:25;

广州:19;

宁波:18;

南京:17;

无锡:15;

苏州:14;

常州:12;

长沙、福州和台州:11个;

厦门:10;

绍兴:9;

东莞和佛山:8;

合肥和嘉兴:7;

重庆和汕头:6;

湖州、金华、烟台和中山:5个;

成都、德州、惠州和青岛:4个;

贵阳、济宁、温州、郑州、珠海和乌鲁木齐:3。

济南、潮州、海口、江门、兰州、扬州、镇江、株洲、淄博、漳州、唐山、潍坊、漳州:2个;

安庆、白银、滨州、大理、大连、哈尔滨、菏泽、昆明、拉萨、乐山、丽水、南平、南通、南阳、渭南、秦皇岛、泉州、商洛、石家庄、台州、威海、芜湖、吴中、武汉、咸宁、咸阳、新余、徐州、阳江、宜春、益阳、

数据公布后,很多人都是瞎子,尤其是在我的家乡武汉,那里在过去的一年里只有一次ipo,这是真的...唉,他们什么也没说。

当然,这只是一个增量。如果你想比较,你应该看看股票。但增量如此之小,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上市公司的数量直接决定了一个城市(北京除外)的财富水平。因为,无论是首次公开募股还是再融资,上市公司都会从国内投资者那里获得资金,但这些资金基本上是投资于它们所在的地区。上市公司股东的财富基本上留在了当地。换句话说,财富从全国各地流向有更多上市公司的城市,而上市公司就像一个财富的容器。

“中部崛起”何而不起?

二是看上市公司总市值的大小。例如,在杭州,所有上市公司加起来几乎和阿里巴巴一样大。也就是说,阿里巴巴创造的财富相当于当地100家a股上市公司的财富。

我们经常阅读关于一家公司上市时创造了多少亿万富翁和千万富翁的报道。高管和员工变得富有,他们不得不在当地买房、消费和投资,这刺激了当地经济,是一个积极的反馈循环。

因此,一位朋友说,当他看到上表时,他知道哪里的房价应该更高,这是非常合理的。

这样,深圳和杭州仍然有很大的潜力。

如果我们看一下总数,目前中国有5个城市拥有100多家上市公司: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和苏州。

从上市公司的数量来看区域发展是非常有趣的。例如,以苏州为例,2017年有14家公司上市,其中张家港3家、常熟2家、昆山2家。县和城市地区是50-50。这也反映了苏州以下的县市和市区一样经济发达的现象。苏州有很多百强县。这些县的经济发展不是由城区带动的,而是与城区同步的。

“中部崛起”何而不起?

苏州和杭州都是新来的,反映了这些城市发展的后劲。

此外,有人说,上市公司不应该代表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因为有一些好的公司在不上市。比如华为,老挝马。这种逻辑似乎是正确的,但实际上是错误的。举一个例子,否定可能性。毕竟,如果一个地方的上市公司很少,那么一个好的公司不在这个地方上市的概率要比一个有很多上市公司的地方低得多。

“中部崛起”何而不起?

从概率的角度来看,拥有大量上市公司的城市确实有着良好的经济发展和较高的人民财富水平。

对于我的家乡湖北,我只有一句话:

2017年湖北省只有两家上市公司,一家是武汉海特生物(300683,诊断单位),另一家是咸宁英通通信(002861,诊断单位)。相比之下,有17家公司在湖南上市,9家在安徽,6家在重庆,4家在河南。湖北与江西的水平相当:2。我们怎样才能把武汉建成中国中部的中心城市?如何在华中地区吸引人才?武汉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1.34万亿元,但上市公司的数量如此之少,这是极其不合理的。武汉必须尽快加强资本市场工作,培育更多的企业上市。否则,华中中心城市的竞争将对武汉非常不利。目前,长沙和合肥有赶超的趋势。作为一个湖北人,我渴望武汉。

标题:“中部崛起”何而不起?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8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