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3字,读完约1分钟
新年伊始,婴幼儿配方奶粉注册管理办法的实施将逐步改变奶粉行业的格局。一些竞争力、R&D能力和质量控制水平较差的小企业将被淘汰,而大型奶粉企业将凭借其质量和技术优势逐步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根据《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条例》,自2018年1月1日起,在中国生产或出口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应依法取得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的配方注册证书,未经注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不得在中国销售。
截至2018年1月4日,中国已注册37批989种配方乳制品。相关专家在近日举行的“奶粉新政:强监管下的新机遇”圆桌对话会上表示,进入壁垒较高、生产标准过于严格等因素将重新洗牌,产品质量和定制服务将成为新《奶粉条例》实施后的战场。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特殊食品注册管理司副司长马福祥表示,实施奶粉注册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解决奶粉配方过多、随意配制、更换频繁、标签和广告混乱等问题。他认为,新法规可以从源头上有效控制食品安全,提高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研发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目前,CNCA注册的海外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有82家。马福祥透露,中国已有106家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获得生产许可证。根据目前的基本数字,每个工厂可以申报三个系列和九个公式,因此这些工厂可以申请的公式总数为1692个,这意味着除了已经登记的989个公式外,还有703个公式可以申请登记。马福祥表示,2018年,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继续推进注册制度的实施,力争上半年基本完成注册工作。据行业分析师称,这意味着配方注册申请将继续进行。
不过,对于注册企业,马福祥也表示,下一步将进行检查工作,并要求遵守“奶粉配方中营养成分要求不低,可选择性添加的营养成分必须明确说明,不得使用的物质必须严格禁止”的原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希望将电子信息系统与检验机构和检验机构连接起来,完善系统统计,完成电子签名、电子注册证书等功能的开发,以促进奶粉注册系统的顺利实施。
同时,CNCA注册管理部注册处处长王刚表示,近年来,奶粉配方注册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对进口乳制品的管理,特别是对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管理,从源头上保证了进口乳制品的质量,防止了国外劣质假冒乳制品流入中国市场,保障了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2014年之前,有200多家海外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进入国内市场,有2000多家自称是进口品牌。进口乳品境外企业注册管理后,大量不符合注册条件的境外企业直接出局。”王刚介绍说,目前,中国已批准19个国家的92家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在中国注册。CNCA注册部组织专家对注册的境外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进行了审查和跟踪,并依法暂停了8家在华问题企业的注册资格,打破了一些企业认为注册资格可以一劳永逸的侥幸心理,进一步强化了境外企业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持续符合中国法律标准的机制。
“可以预见,未来奶粉行业的竞争焦点将逐渐从过去的渠道、数量和营销转向产品质量、创新和与消费者的互动。”美赞臣大中华区副总裁顾磊在圆桌对话会上表示,随着配方奶粉注册制度的实施,中国的配方奶粉市场进入了一个快速变化的阶段。考虑到市场库存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预计今年下半年配方注册对终端市场的影响将会大规模出现,这种变化体现在渠道、价格、市场份额等多个维度上。
“2017年,母婴速卖品新销售的贡献下降了,奶粉下降了31%,辅食下降了30%。这些数据表明,新的产品模式在过去正在被淘汰,而行业本身也在回归产品。”顾磊表示,注册制度只是一个进入壁垒,未来市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这对拥有高质量产品的企业来说是一个机遇。与此同时,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市场需求也从数量向质量转变。澳友乳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吴表示,新规实施后,澳友将从竞争战略的子行业入手,尤其是山羊奶粉和有机奶粉子市场。
因为公式数量仍然太多,第二次淘汰将不可避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食品局第三司司长韩毅认为,市场需要时间来消除奶粉品牌数量的减少。新规实施后,竞争力、R&D能力和质量控制水平较差的小企业最终将被淘汰。据了解,市场分化已经开始显现迹象。大型奶粉企业凭借其在产量和技术上的优势,正逐渐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记者吴佳佳)
标题:配方奶粉行业提门槛拼质量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7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