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24字,读完约6分钟
2018年,北京高速公路建设里程超过200公里,同时建设10条高速公路;在接下来的两三年里,每年都会有新的高速公路开通。随着公路网越来越密集,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主体框架将形成,三地的通行时间将缩短,公路建设质量将得到提高。
从空俯瞰北京,连接京津冀的公路网变得越来越密集。自国家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实施以来,高速公路网建设一直在“运行”,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主骨架加快形成。
高速网织得越来越密
以北京为起点,京津冀大地上的公路网像蜘蛛网一样交织在一起,一个接一个地连接着三个节点城市
新机场高速公路、新机场北线高速公路和京开高速公路拓宽工程(魏勇路至西黄旗大桥段)建成后,将建成新机场周边的“五纵二横”交通网络和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主骨架;
服务世博会和冬奥会的延中高速公路和邢燕高速公路将大大提高北京西北通道的通行能力;
京秦高速公路北京段正在加速东进,连接河北段和天津段,最终到达秦皇岛;
首都圈的环路高速穿过环路后,将依次连接北京、承德、廊坊、固安、张家口、崇礼等节点城市...
从首都北京开始,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公路网像蜘蛛网一样伸展开来。2018年,北京高速公路建设里程超过200公里,同时建设10条高速公路;在未来两三年内,每年都会有新的高速公路开通,高速公路网将越来越密集,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主骨架将形成。
“北京高速公路已经进入建设的黄金时期。2017年,9个项目同时在建,今年将达到10个项目。”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工程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两年内建设一条高速公路正在成为北京的新常态。
“十二五”期间,北京高速公路有2至3个建设项目,年均建设里程约70公里。2016年,北京高速公路里程超过1000公里。
“十三五”前两年,北京高速公路建设规模翻了一番,每年有7至9个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在建高速公路总里程分别达到184公里和208公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高速公路的里程有望刷新到1300公里。北京、天津和河北的过境时间正在缩短,高速公路的质量正在提高。
创新与建设同步
新技术的应用有效地促进了高速公路的建设。在建设规模翻倍的同时,京津冀高速公路网的建设创造了奇迹
在建设规模翻了一番的同时,京津冀高速公路网的建设也创造了新的奇迹:2016年开工的9.4公里长的延长高速公路松山隧道创造了北京最长隧道的新纪录;2017年,高速公路上在建的特大桥数量达到19座,创历史新高;延长高速公路的桥隧比高达87%,2公里长的隧道穿越澧水;京秦高速公路全长6.3公里,共有28座桥梁,堪称“公路上的桥梁”;邢燕高速公路山区段控制性工程梯子峪大桥主墩高48米;京郊环高速公路(通州至大兴段)将修建两座横跨北运河和潮白河的跨河桥梁...
新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高速公路的建设。Bim技术已在邢燕延中绕城高速公路与首都圈的联合项目中得到应用。新机场高速公路将为国内跨铁路大跨度桥梁原地集群转体施工开创先例,施工组织管理难度极大。本项目将采用bim技术,在转体前进行全过程推演,以提高控制能力,降低安全风险。
公路工程也与自然景观和谐共存,“绿色公路”的理念贯穿于整个建设过程。
作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重点工程,延长高速公路是我国首批八大绿色公路示范工程之一。延长高速公路在选线过程中制定的最优路线方案,因为要穿越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而被“推倒重来”。方案修改后,对自然保护区附近的隧道入口和立交位置进行了调整,避开了生态环境敏感区。
根据传统,铁路、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和市政道路在地面上依次排列,宽度至少为200米。如果层层叠叠,旁边再加上高铁,100米宽的走廊可以容纳4条线路,占地面积减少一半。
“新国门第一路”新机场高速公路正在经历一场“空战争”。在满足新机场交通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新机场高速公路、新机场轨道线和团河路自上而下堆叠,这在北京尚属首例。
道路网在探索中延伸
北京高速公路建设从规划审批、生态环境保护、智能技术、土地集约利用和投资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目前,北京高速公路ppp投资规模已达224亿元
“管道套装”的概念加快了“交通第一”的步伐。2017年3月底,首都圈(通州至大兴段)高速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时,2.1公里项目已提前进场,“一会三信”机制使重点项目如期开工。
北京高速公路建设在规划审批、生态环境保护、智能技术、土地集约利用、投资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同年开工,“一会三信”加快了高速公路建设;三线共建、四线共址、五线共廊,土地资源集约利用;采用ppp模式吸引投资,转变政府职能,减轻当前政府的财政压力。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施工单位制定的施工计划不再是简单的完工时间,而是根据施工目标逐项倒置的施工计划,明确关键节点的施工工期,发送给工人的时间表更加准确。
创新的理念也体现在智能道路的建设中。延重高速公路将建立视频、交通流、气象、桥梁和隧道等基础设施的综合交通数据感知系统,实现对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行状态的准确感知;构建具有人工智能特征的高速公路应急指挥救援系统:采用基于车路协同的高科技,为奥运相关车辆提供自动编队驾驶,为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技术提供验证平台。
除了建设理念,北京高速公路也在全国率先推广ppp模式以吸引投资。作为2019年世博会和2022年冬奥会的重要基础设施配套项目,邢燕高速公路有望于2018年底竣工。这条公路之所以备受关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它是中国第一个通过公开招标确定社会投资者的公路ppp项目。
此外,北京先后完成了首都圈快速路(通州-大兴段)和新机场北快速路(北京段)的ppp投资,投资规模达到224亿元。(《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杨学聪)
标题:京津冀高速路网“主骨架”正在形成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7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