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00字,读完约3分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0日电(记者张毅)“中国优势产业向巴基斯坦转移将带来更好的效益。除了石油、化工和纺织等竞争激烈的领域,中国投资者还可以选择农产品深加工等农业增值产业(000061,诊断股)。”1月6日,巴基斯坦投资局执行局长法雷纳·马扎尔(Fareena Madzar)在出席“中巴经济走廊产业合作与园区建设国际会议”时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

巴学者:巴基斯坦农渔资源丰富 期待中国技术加盟

根据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经济商务处的数据,巴基斯坦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6%。农业收成对国家的整体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巴基斯坦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滞后,并受到自然天气的极大影响。巴基斯坦卡拉奇商业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项目主任纳西尔·阿富汗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说:“巴基斯坦盛产芒果、橘子和桃子,它们味道鲜美、香甜可口。”然而,由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足,缺乏水果保鲜贮藏技术和深加工能力,浪费了大量资源,粮食作物深加工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我希望中国投资者能够传授先进的技术经验,提高巴基斯坦的食品深加工能力,为农产品创造更多的价值。”

巴学者:巴基斯坦农渔资源丰富 期待中国技术加盟

除了急需开发的农业现代化领域外,巴基斯坦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也不容低估。巴基斯坦有980公里的海岸线,属于阿拉伯海沿岸的渔业生产区。海产品年产量为40-45万吨。内陆淡水鱼养殖总产量约为60万吨,是巴基斯坦的重要出口商品。然而,渔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不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四川理工学院副教授古拉姆阿里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采访时表示:“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巴基斯坦的海洋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中国海洋资源丰富,在渔业储藏和加工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我相信中国可以帮助巴基斯坦充分开发海洋资源,促进渔业发展。”

巴学者:巴基斯坦农渔资源丰富 期待中国技术加盟

据悉,2018年1月5日至7日,由北京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主办、三峡国际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巴经济走廊产业合作与园区建设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包括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哈立德、北京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主任唐孟生、巴基斯坦国家银行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谢赫·穆罕默德·沙立克等80多位来自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官员和学者,专家们对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的产业合作和园区建设合作进行了专题研究,探讨了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项目进展和影响、建设中的法律风险和防范措施等。,从而为下一步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标题:巴学者:巴基斯坦农渔资源丰富 期待中国技术加盟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7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