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49字,读完约4分钟
自今年年初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一直在上涨。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国际油价上涨会给中国的能源进口格局带来什么影响?
接受《国际商报》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全球经济复苏和供应减少等因素,国际油价正在上涨,这影响了中国的能源进口和消费模式。然而,中国有办法缓解国际油价上涨的压力,这种压力对中国的影响有限。
短期影响很小
最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从贝克休斯公司(Baker Hughes gmbh)(德国)成功购买了旋转导向系统,该系统在页岩气开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够解决页岩气开采的供应保障不足等问题。
在页岩气开采紧张的另一面,全球原油供应短缺,国际油价继续上涨。6月7日,布伦特原油开盘报75.86美元/桶,较前一天上涨0.14个百分点,并保持强劲上涨趋势。与2月13日每桶61.76美元的最低报价相比,每桶价格上涨了14.1美元。此外,根据wti原油和其他指标,国际油价总体上一直在上涨,尽管略有波动。
东方证券(orient securities)首席石化分析师陈昭在接受《国际商报》采访时表示,本轮国际油价上涨的核心驱动力是经济基本面的改善,由于全球经济增长,对原油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在此基础上,地缘政治冲突降低了市场对石油供应的预期,伊朗核冲突影响了欧佩克产能的释放。
分析人士认为,国际油价上涨将不可避免地对中国原油进口产生不利影响,但中国可以采取更多措施缓解压力:首先,俄罗斯已连续两年成为中国原油进口的第一来源国。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原油进口受中东等地缘政治冲突的影响较小。同时,随着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的召开,中俄合作将更加紧密,中国从俄罗斯的原油进口有望继续增加。第二,如果中美达成共识,双方将加强能源等领域的贸易合作。第三,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展产能合作,中国在进口油气资源方面更具优势。
记者注意到,国际油价长期上涨预期的增加进一步刺激了短期内原油进口的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今年前四个月,中国进口原油1.51亿吨,同比增长8.9%。
未来仍有变数
中国的石油消费市场是巨大的。据了解,中国的原油需求占全球需求的十分之一,占亚洲总需求的三分之一。据业内人士称,中国对外国石油的依赖已经接近70%。国际能源署石油工业市场部负责人尼尔·阿特金森(Neil Atkinson)预测,到2023年,中国原油净进口量将升至每天1000万桶。
面对如此巨大的需求,国际油价的上涨已经悄然调整了中国的能源进口格局。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中国进口天然气682万吨,同比增长34.2%,中国天然气进口增速连续7个月保持在30%以上。与此同时,国内页岩气和光伏新能源产业也在蓬勃发展。
陈昭认为,中国对原油的需求在短期内将继续增加,特别是在未来几年,当三大炼油和化工基地建成后,对原油的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受供需不匹配的影响,国际油价很难大幅下跌,甚至有望在年内达到每桶80美元。
国际油价的上涨也推动了国内油价的变化。今年以来,国内油价已经上涨了六倍,每吨汽油和柴油的价格分别上涨了460元和450元。此外,许多国内航空公司空公司宣布,他们将从6月5日(以出票日期为准)起恢复收取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每个航段的燃油附加费为10元。
然而,业内人士表示,国际油价仍存在变数,应特别关注6月22日至23日在维也纳举行的欧佩克与非产油国会议。会议将重新考虑是否继续履行去年1月做出的将原油产量削减约180万桶的承诺,这将影响国际油价走势。
标题:油价看“涨”中国能源进口未“缓”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7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