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23字,读完约2分钟

本报记者廖斌谢文俊

记者魏小军

春耕每年都很忙,但是现在的景色不同了。没有了田埂上的劳动热景,在春耕季节,标准的良田上只有几处零散的大型机械设施。对于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的许多农民来说,现在的春耕与过去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哪里?面对变化,农村金融准备好了吗?带着这些问题,《金融时报》记者两年后再次来到安义县。到处都有记者感受到这片土地的新活力,而在这一切的背后,金融支持正在悄然改变。

传统农业加快转型 农村金融积极助力

产业升级的新形式

令计划和他的绿色能源公司的发展轨迹最能体现农村、农业和农民的转变和变化。

2010年,令计划在安义县成立了江西绿色能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专门从事传统水稻种植。如今,绿色能源公司已发展成为一家农业龙头企业,拥有2万亩出让土地、5万亩委托土地、年加工大米4万多吨,打造了自己的品牌,带领6700名农民致富。2017年,令计划还当选为第19届党代会代表。在绿色能源公司的生产基地,不仅有专业的机械维修中心、稻谷烘干车间,还有精米加工厂和农民培训学校。在这里,令计划向记者详细介绍了他的全程连锁和一站式农业生产发展理念。可以说,从传统种植到农业发展、水稻种植研究和优质粮食加工一体化的农业综合开发基地,以绿色能源公司为代表的农业发展新动能和新商业形式已经萌芽并破土而出。

传统农业加快转型 农村金融积极助力

同时,市场需求的变化也带来了产品结构的优化。与传统杂交水稻不同,绿色能源公司的优质水稻种植面积已达到90%,公司研究中心一直在加大投入,开发更多的优质水稻品种。令计划告诉记者,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消费者愿意以更高的价格购买质量安全、口感好的优质大米。为此,绿色能源公司还通过采用科学种植和土地轮作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促进了产品质量和附加值的“双升”。

标题:传统农业加快转型 农村金融积极助力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7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