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26字,读完约4分钟
5月6日,中兴通讯宣布已向美国商务部国际清算银行(bis)提交了暂停拒绝令的申请。这里提到的拒绝订单是美国商务部最近启动的一项指令,禁止所有美国企业向中兴出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接受采访的内部人士认为,中兴事件凸显了企业合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合规竞争正成为中国企业适应国际化的新竞争规则,日益国际化的中国企业需要更加重视合规管理。同时,美国的剑指的是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它无限地扩展了微妙的问题,也应该引起警惕。
中兴事件合规警示
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决定启动禁令,因为中兴通讯违反了2017年与美国政府达成的和解协议。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王志乐认为,中兴事件对中国企业加速全球化进程具有重要警示意义。
中兴事件引起了中国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主要有三种声音:第一种认为美国以中兴通讯为头,加剧贸易摩擦,压制中国高科技企业;二是中国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芯片等核心技术不能受制于人;第三,中国企业需要加强合规管理。
根据美国商务部发布的公告,从2010年1月至2016年4月,中兴通讯违反了美国《伊朗贸易与制裁条例》等法规,通过切断公司与伊朗的国内贸易,向伊朗出口了美国制造的受限配件和软件产品。2012年,美国政府对中兴通讯进行了立案调查,2016年,中兴通讯及其三家关联公司被列入“实体名单”,并采取了具体的控制措施。2017年3月,中兴通讯宣布,已就出口管制调查案与美国政府达成和解。
王志乐表示,中兴事件暴露出中兴控制合规风险的能力滞后,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存在三大缺陷:一是对出口控制合规管理的防范重视不够,合规管理体系存在重大缺陷;二是针对美国政府调查,未能及时堵塞合规管理漏洞,导致合规风险进一步升级;第三,在中兴自主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关键设备过度依赖外国供应商。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企业正在加快国际化步伐,企业竞争的格局和影响因素已经发生了变化。合规竞争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竞争规则,这是日益全球化的中国企业必须跨越的门槛。中国企业需要从中兴事件中吸取教训。
警惕压制中国高科技企业
在合规方面,中兴做了大量工作。中兴通讯董事长尹一民表示,即使收到美国的拒绝订单,中兴通讯仍要求自己达到世界一流出口管制合规企业的标准。据报道,中兴通讯促进合规管理的措施包括建立一个覆盖全球的高级出口管制合规专家团队。
尹一民认为,美国将无限扩大微妙的问题,这将对企业产生巨大影响,中兴通讯将通过法律允许的一切手段解决问题。
据业内人士称,中兴通讯在合规管理方面确实存在滞后和漏洞。然而,美国商务部启动了禁令,理由是中兴通讯未能根据和解协议惩罚35名员工,其中一些人受到了“严厉惩罚”,目的是压制中国高科技企业。
这是有先例的。1986年,当日本半导体工业迅速发展并超过美国时,美国和日本签署了一项“半导体协议”,限制日本企业对美国的出口,扩大美国企业在日本的市场份额。次年,美国以日本未能遵守协议为由,对日本的微型计算机等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并签署了新的“半导体协议”,直到十年后日本企业的市场份额被美国超越。
今年1月,中兴和华为被列入美国政府禁止的合同法案。据报道,美国司法部正在调查华为是否违反了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此外,美国国防部禁止美国军事基地的所有商店销售华为和中兴手机。
王志乐表示,中国企业应加强合规管理,将合规管理融入企业文化和制度。同时,企业需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牢牢掌握核心技术,使国际化之路走得更加顺畅。
标题:中企需长鸣“合规”警钟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7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