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15字,读完约5分钟

近日,大连市商务局副局长宁主持召开了一季度大连商业流通调度工作会议,了解一季度各地区、市、县商业流通工作的重点和亮点,部署二季度大连商业流通工作的重点,共同推动大连商业流通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各区、市、县和试点地区商业(食品)主管部门就第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情况、上半年预测、促进消费措施和促进消费活动组织、推进“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大型商业项目建设、连锁企业发展、特色商业街区发展、第二季度工作安排等交换了意见。市商务局商贸流通司副司长宋对分管商贸流通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社会消费品零售实现“开门红”

宁副主任一季度通报了大连市商贸流通发展情况,安排了二季度重点工作,对二季度如何做好各区、市、县商贸流通工作提出了一些思路和要求。

一季度,大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00.2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比全国高2.9个百分点,比全省高4.9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的特点是突出的

批发业增长更快。一季度,大连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3.2%,同比增长6.8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批发企业同比增长27.2%,同比增长10个百分点;大连批发业增长更快。

从重点企业来看,第一季度,能源和工业贸易企业的销售增长迅速。在10家重点监测企业中,有7家企业实现了正增长,增长率高于10%,其中最高的为341.5%。

零售业保持高速增长。一季度,大连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6.1%,增速比去年同期高2.7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3.5%,同比增长11.1个百分点。

从重点企业来看,第一季度,石油及产品零售企业表现最好。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石油及产品零售企业的零售总额分别增长31.2%和29.9%;百货店超市表现良好,监测的八大百货商店中有七家呈现正增长趋势,其中家乐福从去年的负增长转为15.5%的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实现“开门红”

就商品类别而言,一季度大连市消费升级商品零售额继续快速增长,电脑、汽车、黄金、白银、珠宝等消费升级商品继续畅销,增速超过15%,其中电脑及其配套产品零售额增速最快,达到80.3%。

从电子商务的发展来看,传统商业企业通过互联网+模式、电子商务、移动零售平台等新兴业态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同比增长575.2%,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占比同比增长2.3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实现“开门红”

餐饮和住宿行业继续改善。一季度,大连住宿企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4.9%,同比增长7.4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住宿企业营业额同比增长2.5%,同比增长1.6个百分点。大连市餐饮企业营业额增长17.3%,同比增长2.8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餐饮企业营业额增长5.2%,同比增长3.2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实现“开门红”

从重点企业来看,一季度大连餐饮住宿行业呈现全面复苏态势,同比增速好于去年同期。12家重点监控企业营业额同比增长7.0%,同比增长1.7个百分点。大型酒店已全面复苏,在七大监控酒店中,只有两家企业营业额略有下降。休闲餐饮发展迅速,被监测的休闲快餐企业增速呈正增长趋势,增速最快达到20.2%。

社会消费品零售实现“开门红”

第二季度的重点工作继续推进

第二季度,大连的贸易流通将完成以下重点任务:

做好消费促进工作。培育消费增长点,搭建消费推广平台,策划“大连购物节”。

搞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推进一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全面实施“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工作实施方案,推进每个行政社区平均至少建设2个“菜篮子”产品零售网点,实现目标任务。探索大连公益性农产品零售市场建设,制定相关工作计划,促进大连公益性农产品零售市场发展。

社会消费品零售实现“开门红”

做好供应链系统建设。根据《大连市供应链系统建设工作计划》和《大连市供应链系统建设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采用完成、验收和分批分配的方法,加快大连市供应链项目建设。着力推进两个市级平台建设,建立大连标准化托盘流通共同体系,引导大连冷链物流发展,打造优势产业。

社会消费品零售实现“开门红”

做好有形业务的转型升级。推动实体零售、特色商业街区和“老品牌”的转型升级。

搞好居民服务业发展。提出促进大连市居民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居民服务业向便利化、精细化、优质化方向发展,形成满足市民安全便捷消费需求的“一刻钟便利服务圈”建设方案。挖掘大连特色餐饮品牌,开展“大连特色美食小吃”识别。鼓励国内企业组织国内员工培训,做好国内扶贫的组织实施工作,探索建立国内服务业信用体系。

社会消费品零售实现“开门红”

各区、市、县(试点地区)商业(食品)主管领导及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参加了调度会议。

(莲丹)

标题:社会消费品零售实现“开门红”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7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