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51字,读完约6分钟

黄娟

艺术赞助商诞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当时艺术赞助商主要是富裕的欧洲皇室、商业行会、宗教团体、家庭或私人团体。他们为艺术家提供资金支持,定制艺术作品。在这一时期,艺术作品不是艺术家对现实世界情感表达的产物,而是主要反映艺术赞助商的审美标准、品味和愿望,它们决定了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热爱艺术的赞助商和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共同创造了欧洲文艺复兴的辉煌。其中,美第奇家族对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等艺术家的赞助在整个西方艺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艺术赞助与基金会投资

纵观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文化艺术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资金的赞助和支持。艺术赞助的来源可以是政府、商业组织和个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艺术赞助商的理念和机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18世纪的欧洲,社会分工开始细化,专业艺术经纪人和拍卖行出现了。随着艺术市场的不断发展,艺术家的地位逐渐提高,艺术家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作理念,他们将自己的作品委托给艺术机构,艺术赞助商不再干涉艺术家的创作,赞助商与被赞助艺术家之间逐渐形成契约关系,商业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

艺术赞助与基金会投资

广义地说,只要它为艺术活动提供财政支持和帮助,促进和促进艺术发展的人和机构就可以称为“赞助”。例如,企业资助各种艺术活动,以促进艺术教育和普及;收藏家购买艺术品,认可并支持艺术家的创作。

艺术基金会的出现标志着艺术赞助的专业化和规范化趋势。基金会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从事公益事业的非营利性法人。以艺术为重点的基金会主要促进艺术的创造、保护、传承、展示、推广、教育、创新和研究。基金会的艺术赞助在欧美国家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并形成了一个相对成熟的体系和体系。艺术基金会已经成为艺术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艺术赞助与基金会投资

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到一定程度,慈善的社会责任是一种不可回避的义务。在各国的法律法规中,基本上都有针对基金会的税收优惠政策。欧美许多国家的遗产税税率较高,许多富人都有自己的基金会。富人或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基金会来实现公益和节税的双重目标,或者将收集到的艺术品捐赠给美术馆或博物馆,以避免他们死后发生家庭继承纠纷。由企业家或企业建立的基金会拥有更大的发言权,这不仅是社会地位和社会参与的象征,也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观和既定目标。

艺术赞助与基金会投资

艺术基金会比普通慈善基金会有更高的专业要求。在国内外,不同基金会对艺术赞助的重视程度是不同的。一些基金会的定位是支持艺术家的创作、展览、讨论和出版,同时投资艺术收藏。欧美的许多艺术机构都是由艺术基金会资助的。艺术家,尤其是年轻艺术家,渴望得到成熟艺术基金会的青睐。随着基金会专业渠道的推广,许多艺术家可以进入著名的博物馆和美术馆,以提高他们的学术和市场价值。例如,古根海姆基金会自几十年前成立以来,系统地挑选和购买艺术家的作品,扩大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并在美国、西班牙和立陶宛建立了古根海姆博物馆,以促进艺术教育。一些基金会主要关注公众或儿童的艺术启蒙、教育和普及。雅昌艺术基金会分别在成都和Xi发起了“点燃儿童艺术梦想”的捐赠活动,并向11所学校捐赠了“艺术图书馆”,向两所机构捐赠了“流动艺术博物馆”,以向公众宣传文化艺术,支持农村学生的艺术教育。

艺术赞助与基金会投资

一些大企业每年都将部分利润投入企业基金会,专门用于慈善和公益事业。在良好的经营状况下,基金会的资金有了很好的保证。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时尚品牌基金会成为艺术赞助商,促进了艺术与商业的融合。时尚品牌主要注重艺术的前沿性、先锋性和创新思维,符合高端品牌的内在气质。把产品当成艺术品不仅能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和喜爱,还能接触到更高端的潜在消费者。他们赞助各种艺术展览和其他慈善活动,以提高企业品牌意识和文化品位,同时促进艺术市场的发展。例如,1984年,卡地亚集团成立了当代艺术基金会,在巴黎拥有自己的艺术画廊,成为法国当代艺术的重要赞助者和推动者。古驰、香奈儿、迪奥等时尚品牌基金会在艺术赞助方面表现出色。

艺术赞助与基金会投资

基金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捐赠和自我投资收入。许多基金会的初始捐赠收入只是启动资金,后续运作需要资金的持续保存和增值。因此,专业稳定的投资不仅是基金会自身生存的需要,也是基金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在欧洲和美国市场,基金会参与资本市场是很常见的。许多大型私人基金会投资其大部分资金,主要收入来自投资收入。

艺术赞助与基金会投资

近年来,中国的基金会发展迅速。截至2017年底,中国共有6,464个基金会,其中1,427个基金会成立时间为一至三年,640个基金会成立时间不到一年。有578个基金会注册了“艺术”和“文化”。民政部颁布了《关于规范基金会行为的若干规定(试行)》,指出基金会在保值增值时应遵循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基金会应当委托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进行委托投资。2016年9月1日,中国颁布《慈善法》,规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捐赠财产用于慈善活动的,依法享受税收优惠。慈善组织在投资财产的保存和增值时应遵循合法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原则,所有投资收益都应用于慈善目的。

艺术赞助与基金会投资

与国外相比,中国基金会的对外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根据基金会披露的信息,一些学者对近年来我国基金会的投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中国基金会对外投资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基金会对外投资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非公基金会的投资收益超过公基金会。国家基金会和公开发行基金会的投资运作比例较高。

第二,投资收益与活动区域的规模、建立时间和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

第三,大多数基金会在海外投资时都很谨慎。基金会投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逐年增加,但总体比例较低。中国约有三分之二的基金会没有投资活动和投资收入,其对外投资有得有失,投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最高,为10%。

目前,国家没有限制基金会的投资范围。许多艺术基金会通过使用资金购买艺术品来提供艺术赞助,而作为一种替代投资选择,艺术品也可以保持和增加其价值。总体来说,国内艺术基金会的比例不高,资金规模不大,这也是外包投资不足的原因。

艺术赞助与基金会投资

(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标题:艺术赞助与基金会投资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7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