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95字,读完约6分钟

目前,跨国公司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深化国际合作、优势互补、实现地区繁荣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的实施不仅为中国跨国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也为它们提供了充分发挥作用、推动“一带一路”顺利实施的机会,为中国与沿线国家开展技术经济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跨国公司力促区域经济合作

国际经济贸易大学最近发布的《中国跨国公司发展报告》(2017)指出,中国跨国公司有力地推动了“一带一路”的区域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有效地推动了“一带一路”的区域贸易发展,促进了“一带一路”资源配置的优化重组。

促进区域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

“通过在‘一带一路’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中国跨国公司不仅有效地提高了自身的经营能力,还为东道国的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加强了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相互信任和依赖,从而为‘一带一路’的深入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该报告的主编之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国直接投资研究中心主任卢金勇指出,中国跨国公司是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的重要载体和推动者。通过R&D合作和技术转移,中国跨国企业开始积极寻求海外资源,深化和扩大实质性科技合作,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和创新平台,开展科技园和技术研发合作,联合培养人才,研究开发适合本地发展的特殊适用技术,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促进相关技术和生产能力的合作,增强对相关领域的认识和把握。

中国跨国公司力促区域经济合作

通过广泛的跨国并购,中国的跨国公司引进了大量的国外先进工艺、技术和知识产权,从而带动其核心技术水平迅速提升。2017年,美的收购了以色列运动控制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servo tronix 50%以上的股份,以及全球四大机器人家族之一KUKA 94.55%的股份。KUKA与美国合作开发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并拓展自主移动机器人和物流市场。高闯帮助美的丰富其在运动控制和伺服电机等专业领域的技术和产品储备,并成为其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

中国跨国公司力促区域经济合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产能和开拓海外市场,中国跨国企业开始向“一带一路”地区出口技术。2017年,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正式与马来西亚最大的汽车企业多元化重工集团签署股权收购协议。此次收购的特别之处不在于吉利为此次收购支付了11亿元人民币,而是吉利将根据协议向多元化重工授予部分汽车技术专利和品牌使用权,形成强大的联盟,共同开拓东南亚市场。

中国跨国公司力促区域经济合作

有效促进区域贸易发展

广东省佛山市的瓷砖制造商蒙娜丽莎集团瞄准了人口众多的“一带一路”沿线的市场,加快了沿线国家的布局。2016年,“一带一路”市场贡献了《蒙娜丽莎》65%的海外销售额。该公司通过升级产品来规避海外贸易壁垒。2016年,全行业瓷砖出口下降30%以上,出口同比增长14%。

中国跨国公司力促区域经济合作

据报道,近年来,中国在“一带一路”地区的贸易增长迅速,跨国公司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从企业面临的国际合作和竞争来看,中国跨国公司已经进行了大规模的国际生产,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为其在一带一路的国际贸易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跨国公司通过跨国和跨区域的全球经营在各个领域开展国际贸易,促进了“一带一路”地区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与此同时,相当数量的中国跨国公司不断在“一带一路”地区建立和扩大子公司,并购外国企业,向外国子公司提供必要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和半成品,极大地促进了国内产品和技术的出口。此外,由于生产的高度专业化和合作性,跨国公司形成了大量的生产要素内部贸易,这不仅有利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也使得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量不断增加,从而促进了“一带一路”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

中国跨国公司力促区域经济合作

其次,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同区位的比较优势,基于要素密集度,中国跨国公司开展了更加细致的专业化生产活动和其他功能活动,其海外投资企业不再服务于分散独立的单一国家市场,而是整个跨国公司体系所占据的区域市场。跨国公司使其系统中的产品、技术和人员更具跨国移动性,在一带一路的子公司之间也有更紧密的分工。沿线国家的生产过程通过跨国公司分支机构的活动建立了有机的内部关系,在一带一路形成了协调有序的生产经营体系。

中国跨国公司力促区域经济合作

第三,中国跨国公司作为资本和生产国际化的重要经济组织,在参与“一带一路”经济技术合作、竞争和贸易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条款,有效地促进了“一带一路”贸易互联互通的发展和完善。报告认为,中国跨国公司应在开放“一带一路”市场的过程中率先打破旧的贸易规则,并就进一步消除贸易壁垒、地区保护主义和歧视性贸易政策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使“一带一路”贸易规则更加合理和完善。

中国跨国公司力促区域经济合作

推进资源配置的优化重组

报告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生产技术和资源占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同一产品的收益也不同。中国的跨国公司只是为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提供渠道,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从而扩大产品的优势,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中国跨国公司积极拓展沿线国家的业务,布局沿线市场,以获取资源满足自身发展需求为目标,在沿线国家开展国际化经营,集聚各种生产要素,实现竞争力的快速提升。例如,“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发展资源丰富,而中国的优势产能在沿线这些国家并未饱和。由于产业发展的差异,通过优势产能走出去不仅有助于沿线国家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有助于中国跨国企业充分利用国外优质资源,在扩大利润水平的同时,带动自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中国跨国公司力促区域经济合作

蒙牛是中国第一家向海外销售乳制品的乳品企业,也是第一家在海外发展整个产业链布局的乳品企业。蒙牛率先沿“一带一路”布局市场,通过对外投资和合作,不断推动中国乳业实现产业再造,逐步形成全球联动发展路径。如今,蒙牛在海外建立了全新的整体产业链,不仅促进了中国乳制品生产要素在中国与世界之间的流通,也为更多中国乳制品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一条稳定的“高速公路”。

中国跨国公司力促区域经济合作

报告称,在中国跨国公司的推动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资源配置将更加优化,这对提高“一带一路”的整体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标题:中国跨国公司力促区域经济合作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7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