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47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北京5月3日电(全球热点)宏龙希望建立一个法-印-澳联盟,但它担心自己将无能为力
新华社记者
法国总统马克龙3日结束了对澳大利亚的访问。访问期间,他与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讨论了亚太地区形势、反恐、网络安全、防务合作等议题,并发表了联合声明。马克龙今年3月刚刚访问印度,他甚至提议在法国、印度和澳大利亚之间建立战略联盟。
分析人士认为,马克龙上任后,在外交领域频繁努力提升法国的国际地位,但法国的综合实力能否支撑这一愿景,是马克龙必须面对的问题。
[新闻事实]
2日,马克龙和特恩布尔出席了联合记者招待会,宣布了双方会谈的主要成果。根据两国签署的联合声明,澳大利亚和法国将加强在国防、经济、贸易和互联网领域的合作。双方同意向对方军队提供后勤支持,以更好地应对人道主义危机和自然灾害;建立专门机制,加强国防工业合作;网络安全合作将进一步加强。
在新闻发布会上,马克龙提议建立“巴黎-新德里-堪培拉轴心”。
今年3月,宏龙上任后首次访问印度,两国签署了一系列战略合作协议,包括曲折的购买阵风战斗机协议。双方还签署了一项协议,规定“两国武装部队相互提供后勤支持。”
除了印度,澳大利亚也是法国武器的大买家。2016年,澳大利亚和法国签署了一项武器购买协议,澳大利亚将从法国海军造船局购买12艘潜艇,合同价值为560亿澳元(约422亿美元)。特恩布尔2日表示,这一庞大的军售订单为双方深化军事合作奠定了基础。访问期间,马克龙还参观了澳大利亚海军基地。
[深入分析]
观察人士指出,法国总统马克龙上任后,在外交领域频频出击,以法国和欧洲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试图接近和融入欧盟外交,突出“能见度”和独立性。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洲研究所所长崔宏建认为,宏龙希望通过积极的外交行动恢复法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与此同时,法国呼应了美国在亚太和印度洋的战略趋势,使其变得精明而火爆,从而增强了法国外交的“知名度”。
此外,宏龙的外交政策也以推动全球化为特征。分析人士认为,自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英国退出欧盟以来,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转向反对全球化,它们的工业资本和跨国金融资本存在明显差异。利用全球化的优势,并与多方合作,宏强调其外交政策的独立性。
但崔宏建认为,宏龙所倡导的全球化是在确保法国乃至欧洲的地位和利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的“全球化”,并在此前提下与美国等大国争夺某些领域的影响力。
[第一条评论]
近年来,法国的综合国力并不引人注目。即使宏龙有意在国际舞台上凸显其存在的意义,但其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能否支撑其国际地位目标,可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其次,法国能否处理好与德国在许多方面的分歧,成为欧洲的代表,这是不确定的。
此外,如何权衡与美国、俄罗斯等大国的外交博弈也是Macron必须考虑的问题。
[背景链接]
2017年5月7日,法国前经济部长、“前进运动”候选人马克龙在法国总统选举中赢得第二轮投票,当选为法国新总统。
自上任以来,宏一直在外交领域攻击各方。除了欧洲和亚太地区,与美国、俄罗斯等大国的互动也是他外交战略的核心内容。
不久前,马克龙访问了美国,劝说特朗普不要退出伊朗核协议。本月,马克龙还计划访问俄罗斯,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记者:孙欧蒙、张伟、陈;编者:王凤峰、孙浩)
标题:想建法印澳同盟,马克龙的外交政策靠谱吗?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7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