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21字,读完约3分钟
近年来,随着相关外贸企业的不断探索和进步,中药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2017年,中国中成药出口2.5亿美元,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然而,在第123届广交会上接受采访的记者了解到,中药企业“走出去”仍然是一个绊脚石,因为中成药以药品形式注册困难,生产质量管理标准国际认证成本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药外贸企业也在根据自身情况努力寻找突破口。
“以药带药”助力中药出口
兰州焦点制药有限公司的产品已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等27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11月,其在巴西注册的50种产品出现在巴西伊瓜苏的植物药会议上,这是中国中成药首次涉足南美。“它进入巴西市场较晚的原因与注册中成药的困难有很大关系。”兰州病灶制药有限公司负责人在第123届广交会上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许多国家不承认中药和中药,有些国家虽然承认中国药典,但不承认中国药典,而是按照西药标准来衡量中成药,这也给中成药注册带来很多麻烦。
夷陵万州国际医药有限公司国际医药业务部区域经理焦也向《国际商报》表示,许多国家将化学制剂标准应用于中成药领域,这使得中成药难以进入当地市场。即使一些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应的立法,中成药还是以膳食补充剂的形式进入市场。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相关人士指出,总体而言,海外注册的中成药品种与现有的中成药品种和国际植物药品种仍有较大差距。这与各国政府对药品注册的宽松和严格控制有关,也与某些国家禁止中成药的某些成分有关,特别是含有朱砂、雄黄、马兜铃酸和麻黄素的中成药。此外,中成药中的一些成分已经成为禁用产品,因为它们涉及清真问题。“今年,我们从巴西引进了一些中医到中国,并通过与大学的合作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同时,我们还派中医到巴西讲学和会诊,并与当地企业合作建立黄绮中医学院,通过“以药带药”的方法促进中医药的发展兰州病灶制药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用疗效敲开海外市场的大门
焦认为,并不是所有的中成药企业都能通过“以药带药”的方式推动中成药“走出去”。“我们公司更注重中成药在西医临床医学或西医临床研究和示范中的疗效是否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如果得到认可,它将利用医药作为媒介来开拓更多的国外市场。”
焦认为,中成药作为中国的传统瑰宝,更注重“道地药材”。国内制药公司可以通过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将中成药以颗粒剂、制剂和胶囊的形式传播到其他国家。同时,本地更好的保健品可以通过海外分支机构引入中国。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统计数据,全球有29个国家制定了传统医学法律法规,18个国家将针灸纳入了医疗保险体系。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有关人士指出,目前仍有一些国家尚未制定传统医药立法,导致中成药只能作为食品在当地销售,许多可用作药品的药品只能根据进口国的要求进行削减。“量入为出”的中成药无法发挥良好的疗效,降低了中成药的海外影响力。同时,食品的身份也使得中成药有被消费者滥用的风险,并被监管机构召回和上诉。此外,由于缺乏监管,企业的合法权益,如知识产权,也难以得到保护。
业内人士表示,只有出口国对传统药品进行立法,才能使中成药的身份合法化,这将有助于地方政府和人民正确理解和使用中成药,保护出口企业的合法权益。
标题:中医药出口探索“突围”之路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6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