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09字,读完约6分钟

我们的见习记者钱

污染防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大硬仗之一。最近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要细化重大措施,与污染作斗争,尊重法律,坚持底线思维。各级党委和各部门党组(党委)要把防治污染放在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并在各级贯彻落实,动员全社会力量,防治群众。

打好防治污染攻坚战 环责险是否迎来起飞“风口”

环境责任保险作为试点已经开展了十多年,但却受到了市场的冷遇,有望在这场艰苦的战斗中迎来“破冰”的契机,充分发挥其在保护绿水青山中应有的作用。

越来越受到关注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以企业因污染事故给第三方造成损失的赔偿责任为基础的保险。中国的环境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始于2007年,但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叫好卖不好”的尴尬境地。

然而,近年来,随着政府对环境污染防治的高度重视,环境责任保险也在发展。虽然进展仍然缓慢,但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

记者从广东省保监局了解到,2017年,广东重金属、石化等领域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继续发展,签订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超过500份,同比增长11.8%,适用于广东省各类污染防治。重点企业提供了超过17.5亿元的风险保障,将保险的预防、管理和补偿功能转化为注入环境污染的绿色低碳基因的高风险企业,为改善广东生态环境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打好防治污染攻坚战 环责险是否迎来起飞“风口”

据福建省保险行业协会统计,2017年福建省(不含厦门市)承保企业414家,同比增长639.3%,签约保费1036.41万元,同比增长721.2%,责任限额6.0035亿元,同比增长519.8%。

随着打赢污染防治战役的动员,取得一定成效的环境责任保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近日,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和海南省保监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从2018年6月1日起,全省石化和造纸行业将被迫作为试点参加环境责任保险,鼓励重金属、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处置和医疗废物处置等行业积极参加环境责任保险。环境责任保险实行全省统一管理模式,实现保险种类、基准费率、覆盖范围、赔偿标准、服务标准和操作程序的统一。与此同时,环保部门还制定了各种加强环境责任保险支持的措施,将环境责任保险作为加强企业环境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按照规定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被保险企业的环境保护,并及时向社会和银行发布企业保险信息,鼓励和引导银行信贷支持被保险企业。

打好防治污染攻坚战 环责险是否迎来起飞“风口”

据英国《金融时报》记者不完全梳理,今年以来,浙江、河北、福建、江西等地纷纷采取行动推进环境责任保险试点工作。

试点工作寻求突破

环境责任保险对于加强环境污染防治的意义正在被社会所认识,如何在十年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实现环境责任保险发展的突破,已经成为业内和业外人士共同关注的焦点。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的NPC代表周艳芳就是其中之一。她的家乡在无锡。2007年,无锡太湖发生了一起蓝藻污染事件。经过十年治理,太湖水质已恢复到健康水质水平。她注意到政府部门实施的半强制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在其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环境责任保险不仅有效地履行了污染风险的索赔和治理责任,而且有效地控制了污染风险的发生。

打好防治污染攻坚战 环责险是否迎来起飞“风口”

因此,在今年的两会上,周艳芳提出了推进环境责任保险的建议。首先,我们希望在国家一级设立一个特别财政基金来补贴这些被保险的企业。此外,还可以向承保强制性环境责任保险的保险公司提供税收优惠。第二,希望进一步完善环境风险损失评估机制,建立一些专业、权威、独立的环境损失评估机构,帮助保险公司量化和评估环境损失。第三,我们希望促进环保部门和保险公司之间的进一步协调与合作,共享数据,共同监测生态环境的变化,积累环境责任保险所需的数据。

打好防治污染攻坚战 环责险是否迎来起飞“风口”

今年,周艳芳所属的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也在环境责任保险方面取得了突破。不久前,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青岛分公司成功中标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共区域环境污染清理费用保险项目。

该保险是中国第一个责任保险,旨在清理公共区域的环境污染,由政府为工业企业集中的区域投保。据了解,该保险是由青岛西海岸新区政府试点购买的。投保区位于西海岸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北部,属于工业集聚区,拥有近30家化工生产、储运企业。保险后,第三方的水土体无害化处理费用、第三方的财产损失以及因环境污染事件造成的救援和应急救援费用可由保险公司先补偿后回收,方便了后续的应急救援和生态恢复工作,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业内人士认为,政府在区域基础上投保环境责任保险,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和公共环境的安全,可以大大提高应急救援和风险防控能力。

打好防治污染攻坚战 环责险是否迎来起飞“风口”

该行业期待强制保险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推广环境责任保险的尴尬局面与现阶段法律没有强制保险密切相关。

2007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和原中国保监会联合发布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指导意见》,启动了环境责任保险在中国的试点工作。随着继续实施的实践,强制保险开始纳入试点工作。2015年发布的《生态文明体系改革总体规划》和2016年发布的《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指导意见》都明确提出在环境风险高的地区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打好防治污染攻坚战 环责险是否迎来起飞“风口”

一位来自保险经纪公司的人士告诉英国《金融时报》记者,环境责任保险立法仍缺乏大数据的支持,立法为时已晚。缺乏立法反过来又影响了试点项目的进一步推进。此外,许多省市的环保部门任务繁重,行政推动不力,导致法律法规和行政措施缺乏外部约束。

打好防治污染攻坚战 环责险是否迎来起飞“风口”

在与污染进行艰苦斗争的背景下,强制保险也有望迎来进步,这是业内人士长期以来的期望。记者从深圳市保监局了解到,今年,深圳市保监局和深圳市安委会制定了《深圳市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方案》,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环境污染强制保险试点工作。

打好防治污染攻坚战 环责险是否迎来起飞“风口”

据悉,该方案有效期为五年,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强制性保险企业目录。符合七类条件的企业将被纳入环境污染保险强制试点范围,市环保部门将制定并公布具体名单。第二,保险方式灵活。采取共同保险和独家承保的并行模式,供企业自主选择。三是明确保险公司的环境风险防控服务要求。提出了建立环境风险监测和预警、核保前开展环境风险评估、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环境风险调查、规范环境风险防范费用的提取和使用等具体要求。第四,保障措施完善。从推进立法、加强环保部门的政策约束、完善财务激励机制、信息共享和加强检查监督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标题:打好防治污染攻坚战 环责险是否迎来起飞“风口”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6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