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29字,读完约7分钟

本报记者戴

“乘客们,请注意,我们很抱歉地通知您,由于XXX原因,您的XXX航班暂时无法起飞……”

我相信,当你在路上的时候,你最害怕在候机大厅听到的是收音机里关于飞机延误和取消的坏消息,因为这意味着你要忍受很长时间的等待,或者需要换乘其他交通工具才能到达目的地。即使有时,一个失控的冲突场景仍然出现在我们面前。

航延险上演“变形记” 保险公司能否摆脱尴尬处境?

敏锐的保险公司立即嗅到了商机,能够给乘客带来经济补偿和心理安慰的航班延误保险(以下简称“航班延误保险”)应运而生。它在中国已经出版了十多年,从最初完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热销,到因危险概率急剧增加而导致的频繁吐“变形”。这种保险经历了什么,未来会走向何方?

航延险上演“变形记” 保险公司能否摆脱尴尬处境?

起初天气很热

一旦需要,

早在2004年,航空延迟保险就在中国问世了。当时,外国财产保险公司美国亚洲保险公司(American Asia Insurance)推出了两种类型的旅行保险,其中“行程延误”被纳入保护范围。2007年,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的官方网站首次单独出售航空公司延伸保险。当时的初衷是为南航的票务体验提供增值服务。

航延险上演“变形记” 保险公司能否摆脱尴尬处境?

此后,作为一项独立的保险业务,航空延伸保险发展迅速。据统计,从2011年到2016年,航空延伸保险保费收入从约2200万元增加到约9.5亿元,增长近46倍。2017年,空航空赔偿新规出台后,航空延迟保险的市场需求受到刺激。去年1月1日生效的《正常飞行惯例规定》明确规定,航班在始发地因天气、紧急情况、交通管制、安检、旅客等非承运人原因延误或取消起飞的,承运人应当协助旅客安排食宿,费用自理。

航延险上演“变形记” 保险公司能否摆脱尴尬处境?

“作为一种典型的情景保险,航班延误保险为因行程改变而引起的后续费用提供了一定的经济补偿,同时也对增强公众对保险的认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以说,它已经成为商务旅客的迫切需求。”一家保险公司的客户经理坦率地告诉记者。

航延险上演“变形记” 保险公司能否摆脱尴尬处境?

在热卖阶段,可以通过保险公司官方网站、电话营销和第三方平台等多种渠道购买航空延迟保险。大多数产品的保费在20元到30元之间,通常在延迟2-4小时后开始支付。支付标准大多在200元到400元之间,补偿标准也不一样。有些是按出发延迟时间计算的,有些是按到达延迟时间计算的。

航延险上演“变形记” 保险公司能否摆脱尴尬处境?

一般来说,天气是影响航班正常起飞的第一因素,其次是空域的活动,即“导航空控制”,此外,还有机械故障和假日业务重叠等一系列因素。

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研究中心主任王曾经说过,航班延误已经成为常态,人们出行越来越频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航班延误保险的购买和理赔变得越来越方便,因此购买量也在增加,相应地,保险公司的理赔量也在增加。

风险继续增加

有无数的引文

随着航班延误保险的日益普及,随着空地区航班数量的增加、复杂天气的频繁发生和用户活动的频繁,航班延误概率的计算变得越来越困难,航班延误保险的承保风险也随着需求的增加而急剧增加。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2017年全国民航飞行运行效率报告》,2017年全国民航航班正常率为71.67%,其中,6月、7月和8月航班正常率降至低点,6月至9月,强对流天气、台风等原因对暑假旅行产生了较大影响。此外,取消的风险增加也有趋势原因。参与国内航空延误保险研发的汇泽保险副总经理李江告诉记者,根据中国民航“安全第一”的要求,现在决定取消航班更为果断,取消和延误的风险远远高于航班倒班等异常情况。

航延险上演“变形记” 保险公司能否摆脱尴尬处境?

因此,中国保险公司经营航空延伸保险的热情正在下降。

记者在官方网站上查看了多家保险公司,发现热销的航空延伸保险产品已经下架或售罄。在这种情况下,记者通过电话咨询了公司的销售人员。有回复称:“向全国销售保险产品的官方网站确实已经停止销售航班延期产品,但可以通过公司的公开号码购买此类产品,但‘航班取消’不包括在内。”记者确实从该公司的公开号码中找到了航班延误保险产品,但只有输入具体的航班号后才能购买,保费将根据不同的航班和航线计算。

航延险上演“变形记” 保险公司能否摆脱尴尬处境?

另一家知名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款产品状况不佳,已经不卖了。”目前,公司仅将空航班延误作为一年交通事故保险的保证,支付保费约550元,最高赔偿限额为1000元,最高赔偿5倍。目前,大多数停止销售航空延伸保险产品的公司的做法是将其并入旅行保险或交通保险,而不是单独销售航空延伸保险。

航延险上演“变形记” 保险公司能否摆脱尴尬处境?

目前,淘宝和保险公司的公共账户上确实有少量的航空延期保险商品在出售,但大部分都是“畸形”的。为了对冲航班延误造成的损失,降低赔付率,一些航班延误保险产品延长了赔偿时间,提高了赔偿门槛;有些人把延迟称为到达延迟;甚至有许多航空延误风险选择缩小覆盖范围,或者可能玩“捉迷藏”的游戏,即停止销售,在接下来的雷雨季节与你恢复。

航延险上演“变形记” 保险公司能否摆脱尴尬处境?

然而,在众多“变形”手段中,消费者最恼火的是“航班取消”得不到补偿。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被保险人在机场等了7、8个小时后被告知飞机被取消,但随后他们发现之前购买的航班延误保险完全没有用,因为“航班取消”被列为免责条款,这让被保险人非常气愤。

航延险上演“变形记” 保险公司能否摆脱尴尬处境?

陷入尴尬的境地

如何找到出路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许多保险公司在上演航空延伸保险的“蜕变”时都有自己的困难。

许多“羊毛党”将根据天气预报提前许多天购买航空延迟保险。这种“逆向选择”现象和一些保险欺诈团伙的行为增加了保险公司赌博失败的风险。

汇泽保险网旅游和体育保险首席设计师周宇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提高价格、延长赔偿时间或把航班取消列为免责条款,是保险公司减少损失的正常措施。在商业上,没有哪家保险公司会坚持长期亏损。

记者了解到,目前,大部分航空延伸保险业务是保底的,略有不足,综合成本率在100%左右,其中销售费用占50%-60%,高于一般财产保险业务。销售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是航空延伸保险的业务销售,特别是单一类型的产品高度依赖预订场景,对平台流量依赖性强,导致渠道合作声音弱。

航延险上演“变形记” 保险公司能否摆脱尴尬处境?

“航班延误保险的基本业务是财产保险公司,精算水平没有寿险公司高。几年前,许多保险公司认为这种产品在没有大量销售的情况下会流失客户,所以他们免费出售。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航班延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天气变化、航班空控制、机票超售等。,并且明显受到季节的影响。因此,运行效果并不理想。目前,保险公司需要在数据积累和定价模型设计方面进一步改进。”一位业内人士分析道。

航延险上演“变形记” 保险公司能否摆脱尴尬处境?

尽管发展困难,周瑜认为,空航空延伸保险产品仍有一定的市场空间,保险公司不会轻易放弃。在国内航班正点率暂时无法大幅提高的前提下,保险公司只能谨慎对待这项业务。

就目前情况而言,大多数保险公司正在调整其航空延伸保险业务战略。通过采用更严格的承保标准或将航空延伸保险纳入旅行保险和交通保险进行综合销售,在保险公司的利润和消费者的承受能力之间找到平衡并非不可能。然而,简单和粗鲁的产品移除和“捉迷藏”的待遇绝不是最好的政策。虽然这可以暂时缓解派息率上升的局面,但无疑会给保险公司的形象和声誉带来巨大损失。如何以更科学的方法和更专业的态度从航空延误保险的尴尬境地中“自救”,是保险公司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标题:航延险上演“变形记” 保险公司能否摆脱尴尬处境?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6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