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32字,读完约2分钟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投资运营局局长·特拉万吉·宋日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的投资项目已经进入大湄公河次区域的许多国家,为该地区的互联互通和减贫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六届大湄公河次区域领导人会议于3月29日至31日在越南河内举行。宋在会上对记者说,自2016年1月正式运行以来,成员已从57个增加到84个,对24个项目的贷款已超过42亿美元。其投资项目已进入大湄公河次区域的许多国家。
宋说,从缅甸的一个小规模能源项目开始,老挝的国家公路改造、越南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等项目得到了的重视和支持,投资也在不断增加。“此外,我们还密切关注柬埔寨电网和泰国私营部门的潜在项目。”
宋认为,正确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促进地区扶贫。中国有句俗话,“想富先修路”,中国在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帮助穷人方面有着非常成功的经验。
此外,Travanj Song表示,如果能够获得升级电力系统的投资,该次区域相关国家的贫困人口不仅可以免于频繁停电,还可以节省电费,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
有人质疑是所谓的“中国银行”,而宋表示,这种说法是毫无根据的。事实上,作为主要出资方之一,中国只在有利于地区和世界发展的气候变化和区域互联互通领域向AIIB提供贷款,并积极选择向其他国家提供更多资金,这是一个非常慷慨和无私的举动。
宋表示,AIIB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让发展中国家成为多边开发银行的主要股东,并密切关注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开业第一年,AIIB在7个亚洲国家批准了9个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约17亿美元;去年,总投资25亿美元的项目获得批准,印度和菲律宾是首批受益者。
3月30日,宋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工商峰会上发表了题为“基础设施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动力”的演讲,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大湄公河次区域能源、交通和信息技术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她认为,该次区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成就,但与快速增长的国家间贸易额相比,投资增长相对缓慢;与区域交通走廊建设的完整规划相比,实际完成情况仍相对落后。此外,该区域还面临电力供应短缺和信息和通信技术有待改进等挑战。
宋说,各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共同努力,不仅有利于各自的发展,也将有力地推动能源、交通、科技等领域的互联互通。
标题:亚投行投资项目走进GMS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6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