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31字,读完约5分钟
各类市场主体总数超过1亿个,实现减税4000多亿元,在全国范围内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最近,关于中国市场实体发展的好消息频频出现。对此,相关人士指出,大量新市场主体的出现,反映了中国经济微观基础的积极变化,凸显了中国经济强大的内在活力。下一步,随着超过1万亿元的税费减免的逐步实施,以及“配送服务”的改革促进商业环境的优化,企业将进一步轻载,市场主体的活力将继续生成。
五年来,它已经飙升了70%以上
近年来,中国市场参与者的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趋势。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16日,中国各类市场主体总数超过1亿(含3100万家企业),五年间增长超过70%。其中,商业体制改革以来的四年间(2014年3月1日至2017年底),新增市场主体6202.81万个。每天新成立的市场实体的数量从改革前的31000个增加到52700个。
“大量新的市场主体的出现,反映了中国经济微观基础的积极变化,表明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越来越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有利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新的动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市场主体大幅增加的过程中,高新技术产业、新兴服务业和“互联网+”等新兴产业中的新业务形式蓬勃发展,服务企业在新成立企业中所占比例达到80%以上。
在扩大就业和税收方面。数据显示,从2016年第三季度到2017年第三季度,新成立的小微企业平均员工人数从开业时的6.27人增加到7.42人,增幅为18.4%。商业体制改革以来,全国范围内报送年报的企业纳税总额从2013年的9.66万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13.65万亿元。
欢迎来到最佳启动期
市场参与者活动的不断改善得益于商业制度改革的突破和商业环境的不断改善。专家指出,五年来,市场准入门槛大幅降低,涉案企业证照大幅简化,营业执照审批改革不断突破,登记便利化改革取得突出成效。同时,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从2013年到2017年,中国商业环境的世界排名上升了18位,其中创业便利度上升了65位。
“商业体制改革不仅优化了工作流程,更重要的是,积极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真正为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保障。”中国市场监督管理学会会长何新表示,中国市场监督管理学会组织的商业体制改革成效评估显示,创业创新热潮持续升温,与国家创业创新政策形成叠加效应。
德国创新作品杂志最近发表了一篇题为《亲爱的创始人,不要去硅谷,去中国!文章称,中国已经成为初创企业、企业加速器和企业孵化器的中心。中国约7500家企业孵化器已经“培育”出约22万家中小企业。目前,全球232家大型独角兽公司中,62家来自中国,只有4家来自德国。
雪松控股董事长张进认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强调,要建立现代经济体系,经济发展的重点必须放在实体经济上。这为民营企业保持实力、坚守行业增添了强大的动力和信心。“我们坚定地关注实体经济。目前,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创业时期,也是实体经济充满希望的历史机遇时期。”
大规模减税
今年,“配送服务”、减税和减费改革将继续深化,进一步推动企业轻装上阵。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与贸易学院院长张玉贵指出,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幕前不到10天,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了深化增值税改革的下一步措施:从5月1日起,制造业和其他行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的增值税税率分别从17%和11%降至16%和10%。统一小规模增值税纳税人标准,工商年销售标准提高到500万元,与服务业持平。对于设备制造等符合条件的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未扣除的进项税应一次性退还。
财政部税务总局局长王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减免税费1万多亿元,其中税收收入8000多亿元。随着增值税改革的深入,4000多亿元的减税已经落地,剩下的4000多亿元的减税也将很快落地。
“减税的效果立竿见影。在企业毛利率不变的情况下,税负的降低意味着企业税后利润的增加。企业非常欢迎税制改革,经营者也非常受鼓励。”阳光电力(300274,诊断)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仁贤说。
张立群指出,除减税、减费外,深化“配送服务”改革也是今年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全国范围内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减半,网上办理事项增多等一系列措施,将不断优化经营环境,为企业提供更多便利,为各类市场主体增添活力。(记者邱海峰)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朱颖
标题:市场主体过亿 经济活力凸显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6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