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71字,读完约7分钟

巴里信托最近发表了一篇由巴里信托博士后研究中心研究员顾晓明署名的文章,回顾并展望了2018年中国信托业的发展。

顾晓明认为,总体而言,2018年中国信托业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中,最大的担忧是信托资产规模从第三季度的26.25万亿的高点下降到23.14万亿,环比下降1.13万亿,同比增长率为-5.19%,信托行业的景气度全年明显下滑。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行业实现营业收入747.66亿元,同比下降1.15%;全行业实现利润494.43亿元,同比下降10.72%。从单季度数据看,第三季度全行业新增营业收入234.33亿元,同比下降13.2%,同比下降9.35%;新增利润134.38亿元,同比下降30.15%,同比下降28.88%,降幅明显大于第二季度(根据信托业协会官方网站数据)。

2018年我国信托行业发展回顾与展望:  2018年是中国信托业从高速粗放发展向全

我们认为,行业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固有的业务波动和不断上升的风险压力。受资本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信托公司固有的业务配置和收入波动增加,投资收益增长率呈现负增长。根据wind数据,2018年第三季度证券投资产品数量持续下降,环比下降8.98%,比年初下降19.96%。证券投资产品平均设立规模8500万元,比上个月下降59.65%;二是信贷紧缩,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加剧。自2018年以来,由于信贷明显收缩,社会融资增速下降,企业融资渠道变窄,融资成本增加,融资困难增加,影响了企业盈利能力。此外,资本市场波动导致的股权质押融资问题,以及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缴款导致的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导致企业信用风险不断上升。受此影响,信托公司扩大业务更加困难,新项目规模下降,从而影响利润的实现。据溥仪标准统计,2018年第三季度工商企业领域信托项目平均规模仅为8600万元,比上季度下降24.91%。第三,行业监管环境收紧,信托许可证的优势减弱。随着金融监管的升级,特别是对银行间投资行为的监管力度加大,以往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量有所下降,信托业逐渐出现融资困难。同时,随着泛资产管理趋势的到来,证券公司、基金、保险资产管理、银行理财子公司等金融机构不断与信托公司争夺资产管理的市场份额,信托许可证优势的弱化导致信托公司经营业绩指标下降。此外,保留原力的监管处罚对行业及相关公司也有很大的不利影响。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末,金融监管部门已发出22项罚款,总额为779万元,其中19项被银监会罚款,占2017年罚款总额的90%。对于关联公司来说,监管处罚不仅会影响公司的声誉,还会对监管评级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关联企业的发展。

2018年我国信托行业发展回顾与展望:  2018年是中国信托业从高速粗放发展向全

尽管2018年信托业面临诸多挑战和明显压力,但我们也相信,2018年是中国信托业从高速粗放型发展向全面优质发展转型的第一年。随着年初新资产管理规定的实施,各信托公司积极响应监管要求,积极减少渠道业务数量,提升主动管理产品规模,提升全行业发展质量。信托业正从高度依赖房地产、政府平台企业融资和许可证渠道套利的增长模式向回报信托、服务实体经济、强调主动管理能力的发展方向转变。多年来,信托公司一直在探索信托系统应用的新领域、新模式。2018年以来,信托公司不仅加强了传统业务领域的资源整合和运营能力,积极支持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还在新业务中充分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和股东优势,重点安排家族信托、慈善信托、消费者信托、资产证券化等创新业务方向。一些信托公司在上述领域取得了大规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2018年我国信托行业发展回顾与展望:  2018年是中国信托业从高速粗放发展向全

需要注意的是,从实际进展来看,信任转型发展并不容易,新业务的整体收入贡献远远低于传统业务。信托公司需要进一步增强信心,更加努力,坚定不移地走转型之路。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信托业务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每一项具体业务,都需要形成与之相匹配的业务开发能力和风险控制合规管理能力,这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

2018年我国信托行业发展回顾与展望:  2018年是中国信托业从高速粗放发展向全

我们相信,对于信托行业而言,2019年仍将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一年。面对挑战,抓住机遇将成为2019年信托业发展的主旋律。一些资源禀赋突出、管理和发展机制良好的信托公司有望在新一轮发展中形成稳定、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和利润增长点,获得领先优势。

2018年我国信托行业发展回顾与展望:  2018年是中国信托业从高速粗放发展向全

在挑战方面,首先,由于信托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的增长率高度相关,可以预测,2019年中国宏观经济仍将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这将对单纯依靠房地产、政府和信托平台融资以及渠道业务的信托发展模式产生较大影响。其次,随着刚性赎回的打破和信托违约事件的增加,信托产品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将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信托公司将更难获得资金。三是2018年初,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金融子公司管理办法》,允许商业银行设立金融子公司。从资本方面来看,允许银行自有资金投资自有金融子公司产品,将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信托公司的资本渠道,导致银行业务萎缩。在资产方面,具有银行背景的金融子公司将更有可能获得高质量的资产,从而削弱信托公司的许可优势。可以预见,随着本行金融子公司的成立,银行业务将受到很大影响。第四,风险管控压力加大。一方面,随着刚性赎回的打破,信托项目对风险控制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信托业务的不断创新也对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信托金融服务在新行业和新形式中的供给不断增加,风险管理的内容将变得更加复杂。

2018年我国信托行业发展回顾与展望:  2018年是中国信托业从高速粗放发展向全

就机遇而言,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原有的信托回报业务步伐的加快,对财富管理,尤其是高净值客户的财富继承和资产管理的需求也在增加。未来,以家族信托为代表的理财信托的发展将是巨大的,这将为信托行业带来稳定的利润增长点。第二,信托行业作为资产管理行业的重要分支,在制度红利、业务范围、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与其他资产管理机构相比,信托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在资产管理领域积累了更多的业务经验,在未来大型资产管理的竞争中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第三,信任一直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是2018年下半年,信托业积极行动,为政府稳定投资目标的实现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19年,政府稳定经济的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信托业可以充分发挥其在实体经济中的经验和优势。第四,实现金融与技术的融合,突破信托发展的瓶颈,正成为整个信托业的共识。信托业一直面临着客户访问渠道单一、管理和运营效率低下等问题。金融技术的加入与信托行业的跨市场、多工具、灵活的运营模式有着良好的关系,不仅可以为信托创造一个智能化的风险、合规和运营管理平台,还可以优化客户体验,提高运营效率。二者有着广泛的融合和发展,发展前景广阔。我们预测,2019年将是中国金融技术快速发展的一年。

标题:2018年我国信托行业发展回顾与展望: 2018年是中国信托业从高速粗放发展向全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4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