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12字,读完约2分钟

“种植秀珍菇不仅带动了100多户低收入农民增收,还使家庭平均收入增加了2万多元,解决了一些老、弱、残就业问题。”在浙江省平阳县水头镇蔬菜专业合作社,一排排标准化钢架蘑菇棚竖立在田间。负责人陈京虎说:“栽培秀珍菇不需要太高的技术含量,更适合老年人、残疾人等。就业相对困难的村民。”

浙江:抓特色产业 促持续增收

近年来,平阳县通过实施一系列措施,如联系援助、产业援助、搬迁扶贫、创业援助、就业援助和财政援助等,努力增加低收入农民的收入。

"这些太阳能电池板(000591,诊断股)每天可以带来大约240元的收入."小江镇窑底坑村党支部书记林说:“在村办公大楼里建一个占地1000平方米的分布式光伏项目,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约7万元,带动100多户农民增收。”据悉,“十三五”期间,平阳县计划在200个经济薄弱村实施光伏小康工程,使经济薄弱村由被动等待“输血”转变为具有“造血”功能,有效增加低收入农民收入。为进一步推进光伏扶贫工程,当地电力部门定期组织技术人员指导,为工程竣工和并网开辟绿色通道。

浙江:抓特色产业 促持续增收

鳌江镇七星村加快推进“按人按地”政策,整合农业观光、体育和科普教育,采用“农民+经济合作社+公司”模式,探索“下山、引进项目、集中扶持”三种精准扶贫模式,有序推进低收入农民扶贫,实现村庄转型发展。

平阳县依托不同的带动主体和产业优势,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茶产业、马蹄笋、铁皮石斛、名优水果等特色农业项目,有效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实现了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就业。

寻找将军的足迹,住在红军旅馆;唱红军歌曲,品尝红军菜肴;呆在天然氧吧,品尝当地的早茶...淮西镇水口村的“红色旅游”路线让许多游客流连忘返。红色旅游已成为山区的“富民菜”,不仅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也使村民脱贫致富。

浙江:抓特色产业 促持续增收

昆阳镇千觉村利用其区位优势,打造了古榕广场等一批特色景点,吸引游客,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100多万元的经营收入。“将红色文化与采摘文化、水乡文化、民俗文化相结合,为休闲旅游注入新的自然生态元素。”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丰富多彩的乡村生态旅游正逐步成为当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不仅保护了青山绿水,还增加了人民收入。

浙江:抓特色产业 促持续增收

人民日报(2018年4月2日06版)

标题:浙江:抓特色产业 促持续增收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6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