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14字,读完约6分钟

代表、专家、学者对计划报告的解读-

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更加注重质量提升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好价值观、好性情”,这与中国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原则,坚持以供给方结构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是分不开的。2018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保持稳定,经济发展质量有望提高,结构性变化值得关注

创新完善宏观调控 更加注重质量提升

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3月5日向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提交了《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和《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以下简称《计划报告》)。《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部分代表、专家和学者,并对规划报告进行了解读。

创新完善宏观调控 更加注重质量提升

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有望加快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了“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重要论断。规划报告牢牢把握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综合考虑需求和可能,提出了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创新完善宏观调控 更加注重质量提升

“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符合预期,也符合需要。客观地说,这可以通过努力工作来实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莫砺锋在3月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矛盾。今年要认真研究这些问题,按照问题导向逐一解决,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创新完善宏观调控 更加注重质量提升

"将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目标定在6.5%左右,符合市场预期."交通银行(601328)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今年的预期目标与去年一致,这表明政府有信心在今年实现6.5%的增长。然而,今年的声明不再提及“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的结果”,表明它不再仅仅追求经济增长的目标。

创新完善宏观调控 更加注重质量提升

连平分析称,2018年中国经济运行将总体保持稳定。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有望加快,结构性变化值得关注。例如,经济动能的结构转换,消费继续超过投资;第三产业增速继续超过第二产业,服务业发展面临更多机遇;供应方结构改革导致许多行业内的行业集中度增加,这将带来强大的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和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将为创新型和技术领先型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创新完善宏观调控 更加注重质量提升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政法大学校长高新才说,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和各种不稳定因素的背景下,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保持稳定的宏观经济增长既困难又有压力。但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始终是“好价值观、好性情”,这与中国始终坚持稳中求进、以供方结构改革为主线,促进稳定增长、推进改革、调整结构、造福民生、防范风险的大原则是分不开的。

创新完善宏观调控 更加注重质量提升

高技术人才代表表示,2018年,中国仍应牢牢把握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基本特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推进质量变化、效率变化和动力变化,使中国经济新旧动能不断转换,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实现高质量发展。

创新完善宏观调控 更加注重质量提升

继续创新,完善宏观调控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今年要继续创新,完善宏观调控。规划报告指出,要在区间控制的基础上,加强方向控制、相机控制和精确控制,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前瞻性和灵活性。

“在新时代,我们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与过去大不相同。以新的发展观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宏观调控体系初步建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说,中国目前的宏观调控体系不仅注重发展的规模,而且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不仅注重短期调控,更注重可持续增长势头;不仅要关注需求方的总量,还要关注供给方的结构优化;它不仅基于政策层面,还取决于实施政策的改革行动。

创新完善宏观调控 更加注重质量提升

高培勇委员表示,面对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历史性转变,中国宏观调控的创新和完善也必须以“落实新的发展理念,构建现代经济体系”为目标,引导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把重点和着力点转向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

创新完善宏观调控 更加注重质量提升

加强政策协调与合作

根据该计划报告,中国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地区政策应侧重于促进高质量发展。其中,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保持不变,要努力提高效率;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中性,应该适度紧缩;结构性政策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创新完善宏观调控 更加注重质量提升

“财政政策的重点是促进高质量发展,这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高科技人才代表认为,中国将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但这种“积极”是有针对性的。财政政策的服务目标重质量轻数量。对于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应该是“不活跃”的,不支持的;对于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行业和符合提高民生质量要求的领域,要充分利用金融工具,积极推进。

创新完善宏观调控 更加注重质量提升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我们应该管理好货币供给的大门,保持广义货币m2、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合理增长,保持合理稳定的流动性。"管理资金的总闸门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必然要求."高科技人才代表认为,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宏观调控要细化,货币政策也要细化。随着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货币政策必须关注变化,并随着相机而动。从产业结构来看,企业状况差异很大,一些大企业已经成熟,对外资的需求不大;一些小微企业,因为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资金支持,应该成为货币信贷的服务对象。从地理上看,中西部地区脱贫任务重,资金需求大,资金也应该是货币信贷的主要服务对象。

创新完善宏观调控 更加注重质量提升

连平表示,今年货币政策的基调没有改变,货币政策的总体原则仍然是稳定和中性的。M2没有提到具体的目标值,这释放了淡化货币政策总量控制的信号,这与m2增长率与经济运行关系的变化以及未来货币政策更加注重价格调控有关。2017年,当m2增长率大幅下降时,经济增长率出现反弹,这反映了这一变化。市场应该适应m2的低增长率,更多地关注价格工具的变化。

创新完善宏观调控 更加注重质量提升

莫砺锋说,推进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更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因此,必须着力推进创新发展,形成新的发展势头;大力实施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潜力;实施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推动绿色生产方式、绿色出行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建立和完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进一步推进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管理,降低准入门槛,扩大开放范围;促进共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中取得更大成就。更加公平将造福所有人。(记者林火灿、王伟、袁勇)

创新完善宏观调控 更加注重质量提升

[我想纠正错误]主编:卢伟

标题:创新完善宏观调控 更加注重质量提升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6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