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000字,读完约10分钟
2017年被称为“新零售的第一年”:各大商业企业抓住了物联网、大数据、移动支付、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的机遇。,旨在实现新消费群体的数字化、社会化、个性化和定制化。新的定制需求和场景,新的零售模式,新的业态和新的技术在不断探索中,逐渐形成了“网上+线下”、“商品+服务”和“零售”的格局。本报邀请业内权威专家探讨新零售兴起的原因,梳理新零售业态的特点,共同展望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魏亚男,农业、农村和农村电子商务学者,共青团陕西省委农工部长
网来尚云全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郑宇宏
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服务业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陈丽芬
傅义夫,苏宁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没有特别的顺序)
2017年,新零售业的兴起给消费者带来了一波惊喜,行业的强劲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新的零售模式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吗?新零售业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傅义夫:新零售业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新零售业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它的兴起是由技术进步和消费升级推动的。
技术进步为新零售业提供了推动力。近年来,云(云计算、大数据)、网络(互联网、物联网)、终端(个人电脑终端、移动终端、智能服装)等技术发展迅速,构建了“互联网+”下的新型社会基础设施,为零售业从传统零售向新型零售转型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动力。
消费升级是新零售发展的另一个驱动力。自2015年以来,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8000美元,这表明居民消费水平已进入快速提升阶段。与此同时,中国消费者发生了变化,“85后”和“90后”成为居民消费的主力军。他们更加注重质量和服务,追求新鲜刺激、高品质和体验式的消费,这导致了个性化和多样化消费需求浪潮的兴起,客观上刺激了零售业的改革,催生了新的零售业。
陈丽芬:在技术升级和消费升级的推动下,零售业创新转型,新零售应运而生,可以说是顺应了时代的呼唤。技术升级为商业社会的持续进步提供了外生牵引力。如果没有这种牵引,商业社会仍将遵循其最初的轨迹,但速度会更慢。消费者需求的升级为零售创新提供了直接的内生驱动力。居民购买力日益提高,消费者个人需求特征明显。随着消费者主权时代的到来,对商品和消费的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产生了零售升级的巨大推动力。
郑宇宏:新零售业产生和崛起的原动力是新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催化剂是中国经济的巨大变化。
导致新零售业兴起的因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传统零售业竞争激烈,空发展受到挤压,利润变薄,促进了行业优胜劣汰;另一方面,它迫使零售企业加快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并获得更多的溢价空空间。
其次,在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一些零售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拥抱互联网和新技术,涌现出一批成功案例,促使行业追随者加快变革。
最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产阶级的扩大,消费者对传统零售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魏亚男:新零售业的崛起可以说是理所当然的。原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线上线下进入深度融合阶段。电子商务有其自身的弱点,如缺乏经验,缺乏即时性,并逐渐遇到流量瓶颈,需要离线扩展;在电子商务竞争的压力下,实体业务积极向“+互联网”转变,两条零售线的整合不断深化。第二,消费升级导致商业转型,低成本营销转变为高质量消费,场景革命开始,内容营销流行,因此零售业必须应对和改变。第三,在“互联网加”时代形成的新基础设施和技术最终使新的零售成为可能。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日益成熟,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完善和广泛应用,为打破线上线下的束缚和深度融合提供了支持。
新零售的“新”是什么?
郑宇宏:新零售业不是对传统零售业的颠覆和重建,而是对其内部逻辑的改造,更好地实现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理念在销售的各个环节和场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注意信息的收集和利用。从传统的现金支付到信用卡支付、移动支付等新模式,其目标之一就是从消费者那里收集更多的信息,对他们的购物路线偏好和所有零售渠道进行全面的研究,从而制定更好的销售策略,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增强消费者的粘性。
第二,注意互动性。互动包括线上和线下的有机互动以及人与设备之间的互动,旨在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
最后,事物和智能的整合有望进一步深入。利用物联网设施,我们可以在充分掌握不同消费者群体的实际需求后实施生产和销售,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傅义夫:新零售的“新鲜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零售主体的新角色。在新的零售形势下,零售商不仅要组织商品交易的成功完成,还要基于自身的大数据分析能力为产业活动的参与者提供综合服务,成为产业链的“组织者”和“服务提供者”。
二是零售产出的新内容。在新的零售场景中,除了持续的交互式“零售商-消费者”关系,零售商还需要提供其他服务。特别是在网上,新零售更加注重消费者的体验,即让消费者在店内购物的过程中有一种参与感,获得一种愉快的心情,这应该通过新颖的店铺设计或嫁接餐饮、科技和娱乐来实现。
第三,零售管理的新理念。在新的零售场景中,新技术的应用以及零售要素的调整和转变都旨在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更准确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魏延安:新零售仍是零售,但基于“互联网+”和前沿新兴技术,零售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呈现出新的形式、新的载体和新的方法。例如,消费者对以盒子马先生为代表的零售“新品种”感兴趣。随着大量无人零售和智能集装箱的出现,人、货、场之间的关系得到了重构,适应了新消费时代的需要,这不仅仅是一场积极的供给方改革。
未来新的零售趋势是什么?
傅义夫:未来,新零售业将呈现三大发展趋势:
首先,实现个性化定制和柔性生产。制造商在互联网上测试设计的产品,并接受消费者的个性化定制。当消费者需求达到一定规模后,制造商就会下生产订单。
第二,打造一个“社交+体验”的购物空房间和平台。零售商可以有效地将微信、微博、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工具应用到业务运营中,并积极利用社交媒体组织用户和客户。
三是整合零售资源,实施全渠道发展。零售商应准确定位目标客户,全面分析目标客户的购物路径和所有零售渠道,根据零售渠道的特点制定销售策略,并利用各渠道之间的协调作用,为消费者提供更方便、更安全的购物体验。
魏延安:目前,新零售的发展才刚刚开始,还将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探索,最基础的零售数字化将全面推进。同时,供应链系统将跟随新零售业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造,最终延伸到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重塑。
陈丽芬:创新和变革总是在路上。未来,线上和线下零售将完全融合为一个整体业务,技术和消费对零售的拉动和推力将更强。以消费为核心、技术为驱动力的零售创新将给消费者带来新的惊喜。
新零售业的蓬勃发展将给传统零售业带来什么机遇和挑战?
傅义夫:对于实体店和电子商务来说,新零售的出现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首先,从电子商务的角度来看,网上零售商拥抱线下,并能充分利用线下渠道的优势。根据实体店面覆盖面积小的特点,可以将其建成“购物点+物流中心”,这样可以节约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同时使服务范围更加准确,便于售后增值服务。
其次,对于零售商来说,实体店的优势在于为消费者提供购物体验。零售商可以升级和改善购物场景,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购物体验。基于消费数据的积累,电子商务可以为线下零售商的定位、选择、展示和支付带来便利。此外,线上和线下成员是相互联系的,给双方带来了新的流量红利。
最后,对于零售业来说,新零售业的出现促进了商业要素的重构,加速了零售商业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或者将引发零售业的改革。特别是,新的零售模式促进了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制造商可以根据零售商提供的消费者数据实现准确的营销,从而提高业务效率。
陈丽芬:传统零售业面临的挑战不是新零售业带来的。传统零售业应该寻求变革和创新的道路,不断提高竞争力,用新的零售业态取而代之。零售业的“新”与“旧”没有区别,零售业的本质不会改变。零售商介入买卖之间的迂回交换,消除了产品、时间、地点和数量上的“双重欲望一致性”困境,降低了流通成本,提高了流通效率,以更大的优势满足了消费者需求。
零售发展挑战和机遇并存。零售业面临的挑战是如何适应消费环境、消费主体和消费客体等消费因素的变化,从而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提高价格竞争力。
零售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消费者收入的提高、消费购买力的提高、国内外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提高、消费市场的扩大,科技与零售业的结合将会产生更多新的业态和模式。传统零售业必须抓住机遇,增强竞争力。
魏延安:从机遇来看,传统的零售电子商务基因普遍缺失,在线思维和能力不如电子商务。然而,新的零售模式将双方的竞争地位带回到线下,而与生俱来的实体店运营经验和基础的传统零售模式更有信心。然而,传统零售业应该警惕两个问题:路径依赖和心态。路径依赖习惯了传统零售,它要么看不起新的零售,要么跟不上,要么不想动,最终可能演变成一个真正的“灰犀牛”事件;人们的心态是用传统思维经营互联网业务,用新瓶装旧酒,最终结果往往更糟。新零售的核心是线上线下的整合,这不是一个简单的“o2o”,而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零售再造。
郑宇宏:在机遇方面,新零售重塑了以消费者为中心、以流程零售为主要内容的零售理念,开放线上线下,重新定义了全渠道环境下的店铺价值。这将大大提升零售商店的价值,传统零售甚至商店都将迎来新的机遇。此外,新零售业需要重构以场景模式为核心的新品类管理模式和供应链模式,构建以场景、知识产权、社区和沟通为核心的新营销模式,这也为跨境合作带来了机遇。
就挑战而言,新零售的门槛更高,一些缺乏新零售元素的企业将被淘汰。此外,未来新零售的可行发展路径仍不明朗,高成本的叠加投入和复杂的实现要素增加了企业向新零售转型的风险,零售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
标题:大行其道新零售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6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