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47字,读完约6分钟
近年来,随着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深化,作为绿色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绿色企业债券市场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日前,上海证券报记者走访了绿色公司债券的各参与方,包括发行方、承销商和交易所,了解绿色公司债券的发展状况。受访机构普遍认为,随着国内经济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不断转变,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大有可为。目前,绿色债券在发行审核效率和融资成本方面的优势正在逐步显现,预计未来将出台更多配套政策。
⊙记者普○编辑
绿色债务的优势正在逐渐显现
据新世纪评级统计,2017年,国内外共发行绿色债券119只,总发行规模2468.14亿元,同比增长10.07%,占同期全球发行量的28.97%,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绿色债券发行市场。其中,中国发行了114只“绿色”债券,涉及76家发行方,总规模为2039.8亿元,占信用债券发行规模的2.28%,从1.89%。
相关专家表示,推动经济向绿色、可持续模式转变已成为发展的主旋律,节能、环保、清洁能源、清洁交通等绿色产业正逐步成为支撑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从现阶段来看,绿色债券最大的优势在于四个方面:一是建立绿色审计渠道,实行“即时报告、即时审核”的政策,提高企业发行绿色公司债券的便利性;第二,交易所将使用g(绿色)作为所有绿色产品上市的缩写,并制作统一的标识供投资者识别;第三,绿色债券的融资成本相对较低。由于其独特的“绿色”标签受到国际资本的青睐,其发行率较普通债券有一定优势。此外,一些省份还计划推出绿色债券专项财政补贴,这使得实际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四是交易所在官方债券信息网络中增加了“绿色债券”栏目,对交易所上市的绿色公司债券、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和绿色公司债券进行分类上市,并及时向市场参与者提供相关信息。
北港水务是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旗舰企业,专注于水资源循环利用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其业务涵盖城市用水、流域用水、工业用水、海洋淡水和卫生固体废弃物、清洁能源、科技服务等领域。作为绿色债务的发行者,北京企业水务亲身感受到了绿色债务融资的独特优势。
北京企业水务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审计效率来看,由于债券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绿色债券在申报和审计效率上均高于普通债券。在融资成本方面,由于债券投资者的积极认购,在同等条件下,绿色债务融资相对于债务融资工具具有一定优势。
“我们之前发行了7亿只绿色熊猫债券,记账和备案认购率达到4.72倍。与此同时,同期发行的普通熊猫债券认购率仅为2.52倍,这也使得我们的最终票面利率为3.25,比同期发行的普通国债低8个基点。”北京水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作为绿色公司债券的承销商,证券公司在当前市场接受绿色公司债券方面拥有最大的话语权。中国证券相关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发行绿色债券的实践来看,企业对绿色债券的接受度较高。绿色债券的批准享有快速通道和一定的政策支持。对于发行人来说,审批速度和审批政策的支持是真正积极的措施,因此发行人有动机积极申报绿色债券。
该负责人表示,中国环保领域发展前景广阔,企业绿色业务融资需求巨大,绿色债券业务大幅提升。
参与者积极贡献想法
一些发行人和承销商也对绿色债券市场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议。
北京水务相关负责人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进一步完善绿色募捐项目目录;第二,建议地方政府尽快出台对绿色项目企业的优惠政策,特别是ppp项目,进一步支持绿色环保企业的发展。
中信证券相关负责人在与债券发行企业沟通的基础上提出五点建议:一是提高国外广泛使用的leed标准,作为确认绿色建筑的认证标准之一;第二,绿色债券可以采用货架发行机制;三是监管部门出台了降低绿色债券发行成本的相关支持政策,如降低绿色债券登记费和支付利率等;第四是对投资者认购绿色债券给予税收优惠;第五,鼓励政府部门给予绿色债券发行者一定的贴息或财政补贴。
如何摆脱绿色债务
相关专家告诉记者,全球绿色债券市场也在迅速发展。2017年,全球绿色债券市场共发行绿色债券1555亿美元,同比增长92%。与此同时,中国资本市场积极拥抱全球绿色债券市场,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绿色债券市场,备受外国机构投资者关注。
要让绿色债券走向全球,我们必须首先进一步向国际投资者开放中国债券市场,并吸引国际资本投资绿色债券。交易所债券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其丰富的指数产品能更好地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投资。2017年9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加入联合国可持续证券交易所倡议,为交易所之间后续跨境绿色金融合作奠定了基础。同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和卢森堡证券交易所签署了《关于在绿色债券领域进一步合作的备忘录》附件,并借此机会推动两个跨境绿色债券的信息展示合作和期货指数产品的双边上市,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多元化投资目标。
据了解,下一步监管机构将继续开放交易所债券市场,加强对国际投资者的中国债券特别是绿色债券的宣传和推介,特别是实施国际优质资本重点培育,这也是吸引国际资本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的重要举措。
同时,我们应该促进绿色债券标准在国内外的一致性。据记者了解,监管部门将继续完善绿色债券的规范化管理结构,做好全周期规划和管理,加大国内主要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共识工作,建立标准之间的对应关系,在2017年底央行和证监会联合发布的《绿色债券评估与认证指引(暂行)》的基础上,实现对一致的绿色债券标准的共同认可。
一些专家还建议,一方面,有必要降低投资者跨境认定绿色债券的门槛,降低企业跨境发行绿色债券的成本,促进未来跨境绿色资本的流动。另一方面,借鉴国外成熟绿色债券市场的先进监管经验,加强国内外绿色债券市场的融合与整合,促进绿色债券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为全球生态文明治理提供持续融资支持。特别是,它吸引了“一带一路”沿线的企业在中国发行绿色债券。“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基础设施薄弱,资本市场规模小,一般需要通过国际市场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中国资本市场有责任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相关地区的绿色基础设施提供融资需求。
标题:绿色债方兴未艾 市场期待更多政策支持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6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