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79字,读完约4分钟
我们的记者陈郁
Ipv6继续流行,主要是由于去年年底的一份文件。
“我认为说这是一份划时代的历史文件并不夸张。”冬天结束时,北京的温度已经降到零下十摄氏度。然而,当谈到去年年底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促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化部署行动计划》时,已经经历了近十年的时间。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建平7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他对行业的春天充满期待。“计划”阐明了技术
互联网的核心技术是包括统一协议标准在内的体系结构,这也被认为是判断互联网力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最近的统计数据显示,在8000多个互联网标准中,中国人的比例从2005年的1个增加到了近100个。然而,吴建平承认,作为一个互联网应用大国,中国远非互联网强国。
在从互联网大国到互联网强国的道路上,ipv6能为中国打开一个新的创新空间吗?
发展领先于美国
什么是互联网?吴建平的回答是,它是支持各种技术和应用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平台。像道路一样,它的核心功能是向下使用各种通信系统,向上提供各种网络服务。这一核心功能的实现源于在互联网上采用统一的标准协议,通常称为ipv4和ipv6。
ipv6是由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设计的下一代互联网ip协议,用来取代当前版本的ip协议(ipv4),它是一种扩展的统一语言吴建平说,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最新数据,中国7.51亿互联网用户只有3.38亿ipv4地址,不能满足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需要。Ipv6设计了2128个地址,这意味着空的灰尘会有地址,从而解决了地址稀缺的问题。
此外,ipv6更安全。例如,在ipv4网络中,现有技术无法检查传输中任何数据的源地址,这导致了许多网络安全风险。
2004年12月,全球最大的纯ipv6网络cngi-cernet2正式开通。
2006年,互联网发明家温索夫在访问中国后说,中国在建设下一代互联网方面领先于美国。
此后,中国在cngi-cernet2的基础上,开展了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的大规模研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cngi-cernet2项目的成果得到了广泛应用。
早点起床,赶上晚一集
然而,不幸的是,在cngi-cernet2正式开通后的八年里,中国的ipv6用户数量一直停滞在500万。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2012年全球ipv4地址池被分配后,ipv6的发展迎来了一场重大变革。截至2017年11月底,比利时ipv6用户的最高渗透率超过57%,发展中国家印度ipv6用户的渗透率位居世界第二,达到2.207亿。
"这是中国科技创新领域值得反思的一课."吴建平没有隐瞒。
中国上网较晚,在申请ipv4地址时遇到很多困难。运营商只能提供少量的公共ipv4地址,因此只能使用nat(网络地址转换技术)私有地址转换方法来弥补公共ipv4地址的不足。通俗地说,互联网使用内部门牌号而不是全球门牌号。很长一段时间后,大家都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这影响了运营商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也使得提供ipv6内容的应用提供商没有开发产品的热情。
此外,对于ipv6技术是否是中国互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存在不同的理解,也存在对其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的担忧。此外,美国在2005年推出的建设未来互联网的误导性行动计划推迟了ipv6在中国的大规模部署。
新的网络环境必然会带来新的机遇
该计划详细分解了每个时间节点的任务。例如,到2018年底,活跃用户数量将达到2亿,占不低于20%,国内50强商业应用网站和应用将全面支持ipv6。
记者注意到,在以前的ipv6相关文件中也发现了类似的表述。
如何确保计划的实施?
吴建平认为,运营商和应用提供商应判断和考虑ipv6的国家战略意义,提高对ipv6在拓展空网络经济和国家安全中的作用的认识,激发各单位积极使用ipv6的积极性。
“从历史上看,互联网在演进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解决存在的问题,发展与安全应该辩证地考虑。”吴建平还说,“我无法预测新行业是什么,但肯定会有新的服务、应用和行业。”
他强调,研究人员应利用这一国家行动计划,解决ipv6面临的重大技术挑战,特别是安全、可信、可自我控制的ipv6技术体系,为国家赢得国际话语权和主动权,使中国在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中走在世界前列。
(北京《科技日报》,2月8日)
标题:IPv6打开互联网强国新空间 发展曾走在美国前面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5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