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53字,读完约4分钟

探索新的补偿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保定“无钢城”的诞生

冬天,从保定市涞源县往东看,我们再也看不到两列白烟升上天空。小王刚到涞源县工作了一段时间,他告诉《中国证券报》,那里有一家钢厂,叫澳宇钢铁,是保定市最后一家钢厂。“我来自附近的一个村庄,以前在那里工作。入冬前,澳宇钢铁关闭,保定成为河北省第一个“无钢城市。”

保定“无钢之城”诞生记

保定“无钢之城”的出现成为钢铁产能削减的标志性事件。2016年和2017年,在全国钢铁产能削减超额完成任务、落后产能基本淘汰、企业效益明显提高的新形势下,保定打造“无钢之城”的攻坚战及其所经历的纠结和探索成为钢铁产能削减新阶段到来前的预演。

保定“无钢之城”诞生记

对于财力薄弱的涞源县来说,关停澳钢无异于“割爱”。然而,在加快京津冀协调发展、加快熊安新区建设、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的背景下,涞源县、保定市乃至河北省都必须承受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的痛苦。“长痛胜于短痛。”保定市发改委产业司司长谭世伟告诉《中国证券报》。

保定“无钢之城”诞生记

去产能进入新阶段

从保定开始向西北,它跨越了180多公里的山脉和山脉,然后来到被群山环绕的涞源县。过去,这里有一条繁忙的公交线路,每隔半小时就有一辆公交车开往拥有2000多名员工的奥宇钢铁有限公司,这是保定仅存的一家钢铁厂。它是涞源县外的另一个中心。然而,为了把保定建设成一个“无钢城市”,澳宇钢铁在冬季之前已经完全关闭。

保定“无钢之城”诞生记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河北省环境敏感区和京津周边地区的钢铁产能将有序退出,保定、廊坊、张家口三个省会城市将被指定为“无钢城市”。与廊坊和张家口相比,只有澳宇钢铁在保定的任务最轻。保定成为河北省第一个“无钢城市”,这是一个重要的钢铁之乡。去年8月18日,澳宇钢铁提前关闭,并于11月14日通过了验收。

保定“无钢之城”诞生记

“无钢之城”建成了。谈到澳宇钢铁,澳宇钢铁办公室主任易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澳宇钢铁成立于2001年,2012年被新加坡上市公司德龙控股(Delong Holdings)收购。那是我来澳宇钢铁公司工作的时候。当时德隆控股看中了婺源县的铁矿资源,国家鼓励钢铁企业兼并重组。”

保定“无钢之城”诞生记

在带领《中国证券报》记者参观摇摇欲坠的空厂区的过程中,钱敏情不自禁地触摸到了现场。“从去产能标准来看,澳宇的八项标准符合国家要求,河北省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水平也很高。当省级评估专家看到它时,他们说关掉它很可惜,市县也不愿意。”

保定“无钢之城”诞生记

谭世伟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证实,“奥钢联在2013年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符合国家标准的钢铁企业,其经营状况和排放标准在行业内处于较高水平,并不是被列入淘汰类别的落后产能。另外,澳宇钢铁是涞源县的经济支柱。在这种情况下,关闭澳宇钢铁的确下了很大的决心。”

保定“无钢之城”诞生记

那么,对于这样一个钢铁企业,保定为什么还要“忍痛割爱”而关闭呢?

“钢铁去产能是中央和省级政府的决策安排,也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特别是在加快京津冀协调发展、加快雄安新区建设、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的背景下,从全局出发,决定关停澳宇钢铁,建设保定“无钢城”。这个过程肯定会产生‘疼痛’,但‘长痛胜于短痛’。”谭世伟说道。

保定“无钢之城”诞生记

“随着钢铁产能的下降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未来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类似于澳宇钢铁的例子。”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在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时表示:“澳宇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之所以关闭,主要是因为该地区不允许钢铁企业进入。就像首钢的情况一样,这与公司本身没什么关系。”

保定“无钢之城”诞生记

根据官方数据,2016年和2017年,中国的钢铁产能总计超过1.15亿吨,而“十三五”期间的总产能目标为1.00-1.5亿吨,仅剩下几千万吨。从河北省来看,钢铁减容任务最重,2016年和2017年,河北省分别解决了炼钢产能1624万吨和2178万吨,炼铁产能1761万吨和1807万吨,均超额完成任务。

保定“无钢之城”诞生记

业内人士指出,经过2016年和2017年的大规模产能淘汰过程,落后产能基本被淘汰。2018年,钢铁产能将进入新阶段。

最近召开的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进一步明确了钢铁产能削减新阶段的工作重点。河北省提出,今后将继续推进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内容的转型升级,到2018年,钢铁产能将减少1000多万吨,所有钢铁“僵尸企业”将被清理。与此同时,将制定并实施一项为期三年的保护蓝天的作战计划。

标题:保定“无钢之城”诞生记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5721.html